浙江在线06月21日讯
“施正昱!”闻言回头的女生穿着白T恤、红裤子,爬楼梯风风火火,说起话来也快人快语。让人很难想象,正是丝毫没有“书虫”痕迹的女生,今年中考拿到了614分,成为全市第一名。 聊天的时候,她毫不忸怩,说话逻辑非常清晰。问她是否经常需要与人沟通,施正昱笑了:“我是班长,还是学生会副主席。”
从来没拿过年级第一名
市区南苑中学初三(1)班班主任鲍旭黎说,得知施正昱的中考分数,她觉得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因为这个女生成绩向来拔尖,却从来没拿过年级第一名。
“爸妈说,我只要保证年级前30名就能进一中。”施正昱说,“他们没有在学习上给过我压力,更希望我能全面发展,尤其是要有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施正昱很感激父母亲,他们经常鼓励她多阅读、多见识、多思考。她母亲是金职院从事网络技术的教授,父亲做企业管理工作,两人在培养女儿上观点非常一致。每天做完作业后,施正昱有一两个小时可以自我安排,无论是看电视还是玩游戏父母都不干涉;每个周末,父母都会带她参加亲朋好友的聚会,她和表妹们可以玩到半夜;每年,父母都会安排一两次旅行,陪女儿到各地增长见识。每天晚饭后他们会坐在一起聊天,讨论各种新闻,父母给她讲人生经验,帮她排解各种困惑……
施正昱在学习上遇到的最大一次危机,是上初中的第一次单元测验,数学只考了70分。爸妈没有责备女儿,却在咨询专家后,给她请来了一位心理医生。“医生告诉我,犯错是一种经历,从中可以学到很多。”
从未上过补习班的特长生
施正昱的另一个出人意料之处,是她同时还是一名特长生。她拥有“省艺术特长书法A级”的证书,至今已经练了9年书法。
施正昱说,读幼儿园的时候,楼上有个姐姐开始练书法,她很羡慕,就也回家央求爸妈让她学。爸妈本来并没有让她上兴趣班的打算,但既然女儿要学,就买齐笔墨纸砚,还找了个好老师。头半年,她练得很起劲,提高也很快。然而,每天两小时的练习终究是有些枯燥,她渐渐闹起了情绪,不愿意学了。
没想到,母亲却非常坚持,甚至特地让她从外婆家搬回自己家,每天晚上安排她练书法。半年后,她渐渐对书法产生了兴趣。从那以后,她几乎每天都会练一两小时字。初二以后学习紧张,她就趁周末练,甚至春节空闲时间也拿来练字了。
“妈妈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施正昱说。
值得一提的是,父母从来不要求她上与功课有关的补习班。
即将成为母亲的校友
施正昱即将成为母亲的校友。母亲郑丽仙是金一中毕业生,1983年考上浙江大学。
郑丽仙说,在培养女儿的时候,她认定:读书不能靠“压”,必须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她也从不让女儿上补习班,认为只要有学习能力,无论“指挥棒”指向哪里都没问题。
“孩子不是一团泥,而是有个性的树根,要顺其走向才能成为根雕。”郑丽仙说,自己这些年来天天做课题、写论文,女儿看在眼里,就会自觉跟着学习。她自己的文科成绩不好,因此希望女儿在这方面比她强,就鼓励女儿多看书。她在图书馆工作,女儿整个假期都泡在图书馆里看书,作文成绩就这么上去了,这次中考的作文拿了满分。
施正昱还有一个愿望:想跟妈妈一起上大学。2003年,郑丽仙曾考上了浙大的研究生,但不放心女儿,最终没有去。施正昱说:“将来等我考上大学了,妈妈可以去读研;然后我考上研究生了,妈妈正好可以读博。”郑丽仙听到这话,微笑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