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22日讯
定海区干石览镇西码头,说是“码头”,其实称其为港域更为恰当。古时,这儿便是远近闻名的本岛北部避风良港,任凭港外巨浪筑墙如虎啸,港内依旧风轻浪细似奏乐。如今,这里已建成了国家级中心渔港,常年云集捕捞船只近千艘。
舟山水产品交易中心就选址于此,项目定位是:集鱿鱼等水产品加工、仓储、物流、贸易等多功能、现代化、一流的水产品交易中心。
水产品交易中心的落户,将给这个有千年历史的活水码头注入怎样的新鲜元素? 6月14日,“蓝色崛起群岛行”走进干石览镇西码头探寻答案。
一座万吨级码头,每年可省6000万元
中午时分,驱车来到西码头渔港。或许是受禁渔期和瓢泼大雨的双重影响,整个渔港一片寂静。岸边,10余艘远洋鱿钓船并排停泊,随着海浪浮浮沉沉;近处,一座崭新的码头横卧眼前。“这就是舟山水产品交易中心配套项目之一的万吨级远洋渔业专用码头。”舟山惠群远洋渔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袁新海告诉记者,下月25日前后,这座码头就可以投入运营。“码头启用后,每年可以为舟山渔民省下6000多万元。 ”
舟山惠群远洋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是舟山水产品交易中心的投资经营单位,今年5月成立。公司由舟山昌远投资有限公司(国资)、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大新华物流(舟山)分公司、舟山港海兴装卸储运有限公司及我市地方远洋渔业企业共19家股东单位共同组建,负责开展水产品电子交易、加工、装卸、仓储配送和远洋捕捞等相关业务。
眼前的码头朴实无奇。这钢筋水泥铸成的大家伙,是如何做到年省6000万真金白银的呢?“就凭它万吨级的大块头!”干石览镇党委书记方恩宏说。
近年来,舟山远洋渔业蓬勃发展,远洋鱿钓船的吨位也越来越大。“像秘鲁进来的鱿钓船都是上万吨的。但是,西码头原先的码头只能停靠1000多吨(的船舶)。这样一来,渔船卸货只好通过短驳船,于是,渔民就不得不多交一笔费用——过驳费。”
方恩宏向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过驳费不低于每吨200元,去年,舟山的远洋产量约30万吨,照此计算,渔民一年需付过驳费达6000万元。“除了高额的费用,水产品的鲜度也在过驳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惠群远洋”才把这座万吨级远洋渔业专用码头作为整个项目开端。
当然,对于整个水产品交易中心而言,这也仅仅是一个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