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十年综保新西湖“还湖于民” 让天堂明珠更加璀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雷峰复染夕阳红

   浙江在线06月26日讯 在中国,也许没有哪座城市会像杭州这样对一池碧水充满依恋。恐怕也没有人会否认:如果没有西湖,杭州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省会城市而已。

  “天下西湖三十六,个中最美是杭州”。它既是“自然造化”的恩赐,又是“人工雕琢”的精品。恰如竺可桢曾说:西湖若没有人工的浚掘,一定要受到天然的淘汰。从东汉华信筑捍海塘首开治湖先河,到唐至清末23次较大规模的治理,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湖疏浚、八十年代引钱江水入西湖……1000多年来,多少人为西湖的“设计景观”(ICOMOS对西湖景观的定义)付出了汗水和智慧。

  在历任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尤其是进入新千年以来,杭州连续十年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涵盖湖滨旅游特色街区、环湖南线景区整合、湖西综合保护、北山路保护与改造、湖中“三堤三岛”整治恢复五大工程。通过连续实施十年来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累计拆除违章违法建筑以及没有保留价值的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恢复水面0.9平方公里;与此同时,西湖综保始终注重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坚持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原则,恢复、重建、修缮了180余处人文景点,与历代形成的西湖十景、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杭州二十四景、西湖百景等相映成辉。西湖生态环境得到质的提升,景点格局和分布更为完善,为实现西湖成功申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今天如果以关键词的形式进行盘点,会发现西湖综保工程最终实现了“还湖于民”,形成了一个“东热南旺西幽北雅中靓”的新西湖,让天堂明珠更加璀璨,也让西湖的“申遗”成功由梦想变成了现实。

  十景重圆:雷峰塔归来

  “梦回苦忆雷峰塔,谁是湖山再造才?”自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倒塌之日起,重建雷峰塔就成了杭州人心中多年的梦。1999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最终作出了重建雷峰塔的决策。

  2002年10月25日,新雷峰塔举行落成典礼。重建后的雷峰塔高71米,塔身共5层,塔形为平座五层八面带飞檐的楼阁式,风格基本与南宋画家李嵩《西湖图》中的相似。建设者们还对古塔遗址进行玻璃天棚覆盖,创下了中国古塔遗址原地保护的全国第一。

  雷峰复染夕阳红。雷峰塔归来,让寂寞了近80年的西湖南线从“点睛”景观缺失中苏醒,让几代人企盼的西湖十景之梦重圆,也拉开了西湖南线景区整合的序幕。

  还湖于民:西湖免费开放

  由于历史原因,西湖南线民居、宾馆、机关、单位、公园密布,高高的围墙挡住了西湖沿线的无限风光,也挡住了游人漫步西湖的步伐。

  南线景观整合中,杭州推倒了10多公里长的围墙和栏杆,动迁了400多户沿湖民居和单位。2002年,南线景区原来的几个收费公园全部免费开放,将一片占地50余公顷的全开放式环湖绿色长廊还给了市民和游客。

  2004年有关部门曾做过统计,虽然西湖风景区门票取消导致一年直接损失达1000万元左右,但仅仅一个黄金周杭州接待外地游客的旅游收入就达14.78亿元,比上年增长51.43%。聚财气先聚人气,这是杭州人舍小财算大账的精明和高明。

  串珠之线:新南山路“芙蓉出水”

  如果南线一个个景点犹如一颗颗珍珠,南山路就是串珠的金线。2002年4月,南山路开始整治,力求在风格上与西湖景区相适应,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休闲特色街。

  在涌金广场旁建起了3万平方米的“西湖天地”一期,形成了一个集世界知名品牌餐饮、零售、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区。

  2000年起,中国美院南山校区开始改建。改建自旧址的美院,建筑以青砖、白色花岗岩为主,追求水墨画的色彩基调。

  2002年9月,明清时期浙江的最高学府,传说中梁祝同窗共读三载并由此相识相知相恋的万松书院开园。

  2003年10月,综保重要项目钱王祠建成。

  新鲜事:环湖电瓶游览车开放

  2002年,西湖边开通了环湖电瓶游览车。电瓶车专用道全长约13.5公里,走完全程约需1个半小时。

  电瓶车可载4-14名旅客,由专人驾驶,速度约10公里/小时,采取公交车方式,游客购票后可在任何一个停靠点上下车。

  “城市客厅”:湖滨特色街区

  湖滨旅游商贸特色街区东靠浣纱路、西临西湖、南到解放路、北至庆春路,占地40公顷。以旅游休闲为主、交通为辅,地上建宽6米左右的游览道路,对沿湖岸线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商业人流等资源进行了一次大整合,形成了一条深受市民和游客喜爱的特色街区。

  望湖宾馆按新湖滨规划建设要求,主动拆除了沿街5家商店和沿街的围栏,原先宾馆的内部花园与新湖滨景区融为一体。地处新湖滨景区规划范围的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也率先搬迁并拆除了机关办公楼。

  2003年7月22日,建筑面积达9000余平方米的联谊大厦开始拆除,这是新湖滨景区范围内需要拆除的最后一座建筑。为保护建于1934年的新泰饭店,将其整体南移了5米。

  骑楼是江南因多雨而产生的建筑风格。2003年8月底,新湖滨骑楼亮相,白色山墙,青瓦屋顶,平海路、解放路之间100多米长的走马廊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湖滨路也是条“名品街”,专卖店数量约30家,云集了服饰、箱包、珠宝、手表、工艺品以及餐饮等的世界著名品牌。

  湖西综保:从西山路到杨公堤古往今来,对西湖“美容”最大的动作,莫过于自2001年4月开始的湖西综保工程。

  西湖现有的格局,曾得益于历史上三次重要的整治工程,对应的人物分别是白居易、苏轼和杨孟瑛,他们在身后为西湖留下的是白堤、苏堤和杨公堤。湖西综保工程的核心,就是要恢复杨公堤,并将西湖水域由此向西扩展。

  湖西综保工程东起西山路,包括西山路东侧曲院风荷公园和丁家山之间的原杨公堤地段;北面以灵隐路为界,南面以虎跑路为界,西面界限沿青龙山、五老峰、鸡笼山、吉庆山山脚,经黄泥岭与灵隐路相连,面积将近500公顷。

  西湖湖西综保首先做的,是疏解区域内密度过大的建筑和人口,进行合理的生态配置与建设。杨公堤以西4.8公里的范围内,被重塑成一个健康的江南湿地生态系统,锦鳞可数,水草丰盈,使西湖的入湖水体得到一次有效地过滤。

  经过疏浚,杨公堤景区重现了金沙港、茅家埠、乌龟潭、浴鹄湾4个景区,恢复了风荷御酒坊、赵公堤、上香古道等23个历史文化景观,复建了环璧、流金、卧龙、隐秀、景行、浚源六桥,恢复水面共计70公顷,基本恢复了三百年前西湖的全貌。

  梅家坞整治:十里茶乡再梳妆

  梅家坞是群山环抱中的一个小村落,也是杭州最大的龙井茶生产基地。2002年7月,梅家坞茶文化休闲旅游项目开工。一年之后,一间间传统风格的江南庭院沿着梅坞溪立于道路两旁。“十里梅坞蕴茶香”,焕然一新的梅家坞成了市民游客休闲喝茶的好去处。

  同时,昔日难寻的十里琅珰古道,也随着整治推进重现风采。琅珰岭景区是以石灰岩为主的地质地貌,山林景观峰峦叠嶂、千姿百态,视野开阔、澄静明秀。

  梅家坞整治也为西湖景区其他村树立了标杆,在后来的8年时间,茅家埠、龙井、双峰、灵隐、满觉陇、杨梅岭、翁家山等村都进行了整治,成为真正的景中村、茶文化茶旅游村。

  雅文化长廊: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

  西湖的雅文化,北山街是其集中地。曾经众多达官贵人的宅邸、别墅或宗教寺观聚集在此,与宝石山、西湖融为一体,构成天人合一、脱俗典雅的独特美景。

  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北山街保护工程,对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建筑、道路、绿化都制定了详尽的保护和规划方案。按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护和修复了大石佛院造像、蒋经国旧居、坚匏别墅、智果寺、抱青别墅、玛瑙寺、静逸别墅、菩提精舍、西博会工业馆原址等建筑,恢复了武松墓、苏小小墓等人文景点,还让宝石山披上了灯光的“彩衣”……

  在喜欢历史的人看来,北山街有值得翻阅的厚重;在热爱时尚的人看来,北山街是秀场最好看的背影;在更多的人看来,北山街则是生活的一部分,自然而不做作。无数的老房子新景点,加上流传的千年古迹传说和富有人情味的配套设施,使北山街犹如一幅悠长的历史画卷,更似一条延续的文化长廊,散发着浓厚的人文气息。

  东南佛国:灵隐景区治理

  灵隐景区山峰奇秀,因灵隐寺而成为著名的佛教胜地。但随着年代的推移,不少人文景观、名胜古迹却逐渐湮没在了人们的视线之外。

  2005年底,杭州开始灵隐景区综合整治。同时,保护修缮了法云古村、上中下天竺、白乐桥等古村落,使西湖山地民居与景区融为一体,成为灵隐景区独特的风景。通过水系保护整治,恢复了灵隐景区南北两大溪涧的潺潺流水,并于2007年全面推出了法云古村、合涧沉钟、经台梦榭、永清竹浪等灵隐三十二景。整治后的灵隐景区林幽溪清,集佛教文化、石刻艺术、风俗民情于一体,是观光旅游、宗教朝觐的生态型宗教文化旅游景区。

  乾隆作代言:龙井八景恢复

  乾隆六次巡游江南,四临龙井,亲笔为“风篁岭、过溪亭、涤心沼、一片云、方圆庵、龙泓涧、神运石、翠峰阁”“龙井八景”题名,并为龙井茶作诗赋歌。然而经历了数百年的变迁,零星分布的农居大部分占据了当年龙井八景造景的最佳位置,违章搭建情况严重,古道破损,众多的历史文化景观湮灭在丛林中。

  恢复“龙井八景”工程于2006年10月1日建成开放。 “龙井八景”通过修缮、整理、恢复,推出了过溪亭、风篁岭、涤心沼、方圆庵、龙泓涧、“龙井八咏”陈列室、茶饮集市、樟荫品茗、精品茶宴等景点。龙井八景恢复工程,对充实龙井茶历史文化内涵,打响“茶都,国饮”品牌,推动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意义重大。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浙江新闻-每日关注】杭州: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将点名通报-浙江新闻

小伙遇车祸遭拦腰碾压
世界500强高级女白领被迫请假照顾双胞胎女儿
23天里1家法院受理31件危险驾驶案 9种醉驾要加刑
杭黄铁路工程获批 2018年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黄山
浙江新增5例H7N9禽流感病例 杭州活禽交易全部暂停
行人擅闯机场快速路被撞后遭反复碾压 责任怎么判?
"单独"二孩准生证起码要7种证明 最快节后申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