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磐安6月26日电 磐安的山区村也有了档案馆。家里的森林权证、村里承包合同,往档案馆一放,再也不怕找不到了。有“白纸黑字”作证,村里的纠纷也少了许多。
今天上午,从村里结算了4000多元工程尾款后,磐安林宅村村民周伟民就决定要把自家的合同、证件复印件送到村档案馆里存放。
“要不是村里有档案馆,我这工程款不知猴年马月才能结回来呢。”周伟民说。原来,前年周伟民承包了林宅村生产道路建设工程,后工程路段变更,村两委答应追加4000元。工程完工了,村两委换了届,知道情况的又都不在家。正当周伟民有口难言时,村支书胡湘伟从档案馆里找出了当初村两委的会议纪要,上面白字黑纸写得清清楚楚。于是就为周伟民结清了余款。
时代进步,普通农家也拥有许多证件、凭证。时间一长,证件损毁、丢失,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另外,村集体资料缺乏固定保存场所,也将影响工作延续性。
为给农户证件上个保险,去年,磐安县在林宅村进行试点,建成了综合性村级档案馆。村里承包合同、会议纪要等重要文件全部入档,并且为每户家庭提供一个档案盒,免费保管、免费查阅。如今,这个有着529户的村庄已有80%以上家庭立档。
家庭档案除了供农户自己查阅外,也能为村里所用。“村民间有个山林、土地纠纷,翻开各户的森林权证、房产证看下,就清清楚楚,都不用怎么调解了。”档案管理员汤同德说。据介绍,林宅村利用档案,已经成功调解了4起纠纷。
让村集体档案“开口说话”,林宅村对村集体档案也进行规范化管理。以前一些乱丢乱放的村承包合同、经济来往票据、会议记录都纳入档案统一管理,有效监督村干部的行为。“以前合同、票据丢了,谁也不知道他们干了啥。现在一言一行都会保存下来,放在档案馆里,子孙后代都可以监督。”一位姓李的村民说。
目前,磐安县已在15个村筹建了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