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28日讯
昨天上午9时15分,大连海事大学的参赛选手做完水上救生项目,还未来得及脱下身上的救生衣,便挥着拳相互庆祝起来。在刚过去的短短11分钟里,他们连贯的救生操作、默契的团队配合,赢得了裁判们的一致肯定,也让其重拾了昨天丢失的信心。
此时,站在场地一角的带队老师李同钦却一言不发。十多分钟的比赛时间里,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学生们的一举一动:列队—检查救生衣—报告数据—抛投救生筏—跳入水中—营救伤员—游向岸边。这期间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过程,他都有话要说。
“小伙子们,你们发挥不错,我本该祝贺你们才对。但是,因为你们年轻而忽略了太多细节,这些恰恰可能要了你们的命。”李同钦开门见山的一句话,顿时镇住了所有的队员。“水上救生锻炼的是你们的应急能力,即便发生突发情况你们也能慌而不乱,但刚才你们有多少细节没注意呢?”话音未落,站成一列还未来得及擦干身子的10名队员个个面面相觑。“水上救生,生命第一。论结果你们虽然成功了,但为此付出的代价也许是生命!”
“张存,大家穿好救生衣后,你清点人数没?”“队长,抛投救生筏时,高度远度你都把握准了吗?”李同钦连连反问队员:“和企业队相比,你们知道自己缺什么吗?成熟!他们做项目目的性强,哪怕是不起眼的细节都能把握住。所以他们是海员,你们只是准海员。”
“86.7分!”裁判组组长报出了大连海事大学队的最终成绩。与前几组相比,领先优势十分明显,但此时队员们的笑容却没有了。其他学校的领队告诉记者,“水上救生”这个项目是大连海事大学的一张名牌,而只有当你亲眼所见后,才懂得这张名牌为什么如此饱含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