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01日讯
越州有湖,名上林,湖畔有窑,名越窑。
越窑青瓷,作为最早的成熟瓷,举世闻名。
南宋以后,上林湖畔传承千年的瓷业逐渐凋零,只留下了百多个古窑遗址。
这是中国目前烧造历史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窑址,向世人展示了越窑崛起、繁盛、衰落的完整历史,被誉为“露天青瓷博物馆”。
2003年,上林湖越窑遗址走上了申遗之路。此后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申遗名单,位列第14位。
西湖申遗已经成功,上林湖越窑遗址,何时梦圆?
起于东汉,烧制出世界最早的成熟瓷
上林湖位于慈溪鸣鹤镇西栲栳山麓,距慈溪市区约10公里。
湖畔群山环抱,山势峻峭,密布着上百座古窑遗址。
越窑青瓷历史悠久,可远溯至东汉晚期,是世界上最早的成熟瓷。
“陶瓷界都认定,瓷器的成熟期是从东汉开始,之前的叫原始瓷,只有到了东汉,原始青瓷才完成了向青瓷的过度,而这一重要变化,便是在上林湖越窑完成的。”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慈溪市博物馆馆长厉祖浩说。
慈溪的窑址共有188个,分布在上林湖、古银锭湖以及杜湖和白洋湖3个区域,其中上林湖窑址最多,有117个。
“越窑青瓷出现后,影响逐渐扩大,东汉魏晋时期传至江浙皖,南北朝延伸至北方中部,五代、北宋时,也曾影响景德镇的湖田窑……”厉祖浩说,朝鲜半岛上发现的高丽瓷,早期也曾模仿越窑青瓷。
传承千年,曾是南宋贡瓷产地
越窑青瓷,自东汉之后,绵延千年,到唐宋臻至顶峰。
厉祖浩说,越窑的顶峰时期约200年,其中最有名的秘色瓷,法门寺就曾出土过咸通14年用来供奉舍利的秘色瓷器。
当时,青瓷作为上品瓷器,有“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很受上流权贵的喜爱。
唐代有许多咏越瓯的名句,如顾况《茶赋》:“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考古发现,五代时期的吴越钱氏家族墓葬就有不少青瓷。
厉祖浩说,据不完全统计,五代期间,向中原王朝进贡的越窑青瓷精品就超过了14万件。
“在杭州皇城遗址出土的残碗瓷片上,碗的底部刻着‘御厨’,说明那时候宫廷御用瓷,也是慈溪制造的,不过产量比较小。”厉祖浩说。
在唐代时,青瓷还曾远销到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等国。
21世纪初,在印尼发现的沉船“黑石号”上,出土了6万件青瓷,而在另一艘“井里汶”沉船上,更发现了20多万件青瓷。
入围中国申遗目录,目前排名第14位
上林湖越窑遗址申遗,始于2003年。
那一年,上林湖越窑遗址作为浙江青瓷窑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上虞越窑、龙泉大窑龙泉窑一起,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同年,上林湖越窑遗址作为浙江青瓷越窑和宁波海上丝绸之路两处的重要组成遗址,被上报到国家文物局,申报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去年12月15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设目录,在全国共有35个项目入选,上林湖越窑遗址作为中国古瓷窑址项目单独列入预备名单,位列第14位。
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前办公室主任严宝如说:“上林湖越窑遗址的范围之广、分布之密集、保存之完好、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现有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单中,还没有与上林湖越窑相类似的文化遗产。”
厉祖浩认为,由于“60%的窑址虽然在水下,但因为是饮用水库,没有任何开发,原生态的环境得以保留”,就目前全国古窑址保护来说,上林湖越窑也是做得最好的。
上林湖畔
拟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不过,厉祖浩也坦言,上林湖不是优质的旅游资源,窑址的可看性并不好,想要申遗成功,也还有不少限制。
“一个国家一年只能报一个文化类、一个自然类的世界遗产,而且国家、省里都要排队,省里的话,我们也排在良渚、大运河后面,估计时间和江南古镇差不多……”
而且,即便申遗成功,在是否进行开发、如何保护等问题上,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在欧洲,世界遗产有很多,一个朋友告诉我,在国外的世界遗产一面城墙前,外国人很自然地放羊,但如果到了国内,这个世遗肯定会被封起来,然后收门票……”
在这方面,厉祖浩觉得,西湖申遗的运作,很值得借鉴:不对直接破坏遗址,而用免费开放吸引游客,用游客的附带消费来筹集资金保护遗址。
“我们下一步,还是先做好自己,今年初有个规划,打算建一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厉馆长说,
之后,慈溪可能还会陆续出台一些保护措施,建博物馆进行遗址展示,以及进行周边的环境整治,改善道路交通等。
“等条件成熟了,那时候上林湖申遗把握也大。”厉祖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