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06日讯
昨天,土生土长的杭州人高女士,和一位哈尔滨来杭打拼的东北徐女士,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见面了:杭州人高女士的丈夫陈渭鱼,去世刚半个月,他的角膜捐献给了徐女士。昨天,高女士的臂上还缠着黑纱。
身材高挑、性格爽朗的徐女士,为了迎接恩人的妻子,特地换了身漂亮的裙子。她的眼睛仿佛有着记忆,一看到高女士,立刻红了:“感谢您和您的先生。”她说自己移植角膜的当晚,一直梦到一位斯文的男士,慈祥地看着自己,“所以我今天就是来表达我的感谢。”
早早决定捐角膜,捐献证随身带
陈渭鱼,是一名普通的杭州工人,这个月,他原本将迎来60周岁的生日。然而遗憾的是,他没能等到这一天。但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把角膜捐赠出来,让别人重见光明。
陈先生患扩张性心肌炎多年,2009年,他一年住院9次,但9次都被抢救回来。他感谢医学的神奇,也做下了最后的准备:死亡可能就在下一次来临,到了那一天我一定要捐献角膜和有用的器官!“也许就是这样的愿望,让他不再担心自己,今年病情恶化住院他变得很坦然。”妻子高女士回忆说。
为了实现自己愿望,一直到6月22日去世的前几天,心衰及器官衰竭的陈渭鱼还惦记着给一个叫“朱强荣”的人打电话:“这次我可能挺不过去了,你一定要帮我……”
朱强荣是我省首位角膜劝捐员。他在博客里记录了与陈先生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去年4月19日,在浙医二院重症监护室,老陈心衰刚有点好,就着急的打电话叫我去医院。在病床边他笑容满面地说‘我这个人很想通的,人走了,能把角膜及有用的器官捐给病人是件大好事呵。我这心脏病很重,随时会走的。所以我急着请你来’……”
“我家渭鱼是个普普通通的人,这辈子没有获得过什么大奖励,也没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他多次告诉我说自己的眼睛视力很好,肝肾也沒问题,只要别的病人好用,救人一命他愿意!”陈渭鱼的妻子高女士说:“这次住院,是5月18日。住院10天后,病情就越发严重。他反复说,要给朱强荣打电话。找照片的时候,在写字台抽斗里,我找到了他随身携带的捐角膜荣誉证书,以及劝捐员朱强荣的电话。”
患角膜炎几近失明,等待捐献很多年
也正是因为丈夫的多次强调,6月22日上午10点不到,陈渭鱼去世,一团忙乱中,还有亲人记得提醒高女士:“捐角膜的电话是不是现在就要打?”
当天上午10点刚过,朱强荣接到了角膜捐赠的电话。
所有人都立刻行动起来。
朱强荣一边联系医院;一边马上回办公室找到他的编号为2010419706的登记表,迅速赶到陈渭鱼遗体所在的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的眼科医生王斌和浙江省眼科医院的医生们,迅速开始联系需要角膜、并可以最快速度到达医院的病人。
上午10:52,从哈尔滨来杭州工作的徐女士,接到了幸运电话。她直奔银行取钱,抱着现金去找医生。
55岁的她,被确诊为病毒性角膜炎,等角膜,她等了很多年。
下午2点,徐女士的手术正式开始。这片0.5克的角膜带着光明,很快在徐女士的眼睛里“生根”。
“中间这圈黑的,是你先生的眼角膜”
昨天,徐女士瞪大美丽的眼睛,给自己新认识的“杭州姐姐”高女士看:“眼睛中间这一圈黑的,就是你先生的眼角膜,缝了18针。”
对于徐女士全家来说,这片角膜是份特别的礼物。从哈尔滨赶来照顾她的姐姐说,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听说此事都表示,也愿意身后把自己的角膜捐出去。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眼科主任吕颂谊说,因为疾病的关系,徐女士的眼睛前房特别浅,手术难度很高,术后也特别容易疼痛。手术结束的时候,徐女士的眼睛痛得厉害,但她一直忍着痛哼哼,忍着不哭出眼泪:“因为这样对眼睛不好,我得保护好这只眼睛。”
连徐女士远在墨尔本的儿子都给妈妈发来短信:妈妈,你一定要保护好眼睛,对得起捐献者的在天之灵。
面对徐女士的感谢,高女士也红了眼睛,一次又一次地看着她,仿佛透过那片黝黑的角膜,可以再度看到丈夫微笑的脸。
据悉,陈渭鱼的另一片角膜送去了温州,移植手术也很成功。
朱强荣说,陈渭鱼的名字将永远刻在将来建好的“捐献者纪念碑”上,和所有捐献者的名字一样,被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