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2日讯
5月5日,当1250米长的明州大桥正式通车时,甬江两岸的宁波市民都觉得很开心,这座桥北连镇海、南通宁波国家高新区,将大大方便他们的出行。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仅仅2个月,这座新桥上,就出现了修桥的施工队。
“刚开通就要修,这座大桥难道是豆腐渣工程吗?”“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桥如此脆弱?”带着这些疑问,昨天本报记者上桥一探究竟。
现状:一条桥梁伸缩缝受损,修好需要一个月
昨天下午3点,记者驱车从宁波江南路开往明州大桥,大桥匝道入口竖着一块“限重50吨”的禁行标识。进入引桥,两侧道路上车流如梭,记者留意了下,货车数量超过小车。
车子继续前行。记者很快就发现了大桥确实在进行维修——在靠近宁镇路一段的桥面上,左侧桥面大概有一百多米被围了起来,四川路桥公司的施工人员正在忙碌。工人们拿着机械设备把桥面伸缩缝上的混凝土一点点清理干净,几米长的钢筋暴露在外面。
伸缩缝是为了防止热胀冷缩,在两段桥面中间设置的一条可以调解宽度的构造缝。明州大桥的伸缩缝是钢制的,两侧浇筑混凝土与柏油路相接。
维修队负责人陈先生告诉记者,被压坏的正是伸缩缝边上的混凝土。左车道的伸缩缝已被取走,透过两段桥面间的空隙,甚至可以看到桥下的绿化。
陈先生说,他们这支维修队是7月10日上桥维修的,要把出现裂痕的伸缩缝上的混凝土全部清除,再重新浇筑,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我们判断,混凝土是被超载的重型车辆压坏的。”
原因:1分钟内,桥面就驶过“重车”15辆;限重50吨,可百吨大车畅通无阻
记者随即在明州大桥上观察了一段时间,粗略统计,大桥高新区至镇海方向的桥面上,一分钟内通过的工程车、长挂车和集装箱车就有15辆左右。
这些车子驶过记者所在桥面时,桥上的栏杆被震得微微抖动。
明州大桥的建设单位是宁波通途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记者辗转联系上了大桥建设的项目负责人王经理。
王经理介绍说,明州大桥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度中承式双肢钢箱系杆提篮拱桥,主桥采用全钢、全焊接结构,主体结构钢量达3万余吨,“质量上是绝对过硬的,绝对不是豆腐渣工程。”
“导致现在大桥维修的根本原因,就是超过50吨的大货车,尤其是超载车辆频频上桥。”王经理说,明州大桥设计通行车辆限承重50吨,桥面底下都铺设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过往车辆的吨位。
记者后来拿到一份传感器测量数据,记录了从6月24日到6月30日期间,通过大桥的车重情况。这份记录显示,这一周内每天通过大桥的最重车辆都超过了100吨,6月26日通过最重车辆更是达到了123.3吨。
追问:设计标准是否偏低?谁在管桥?
采访中,记者曾追问:当初设计时,为什么不把大桥的承重定得高一些,比如100吨呢?
对此,王经理的回答是,国内如上海、杭州的很多桥梁的承重能力都是限承重50吨的,而明州大桥的相关设计指标也都是经过宁波建委等专业机构认可的。
那么既然大桥的承重上限是50吨,面对汹涌而来的超载车辆,就该做好管理,乃至“堵截”工作。可让记者意外的是,大桥建成两个月了,居然没有一个部门正式接手后续管理。
宁波市公路管理局一位副局长说,路政部门管理范围主要是城市道路外的公路,而大桥属于城市道路,所以他们并没有介入管理。
交警部门,也没有“管桥”的。
大桥以北的交通管理由镇海的庄市交警中队负责,大桥以南则由高新区分局交巡警大队管理。两地的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都说,针对大桥通行后出现的超载车辆情况,他们已经调整了警务,不间断地加强了对所属区域的巡查力量。
可大桥上呢?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大桥的一些交通标识设置不符合规定,所以交警部门没有正式接手大桥上的交通设施上的管理。
此外,高新区城管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也答复记者,大桥上的路灯等设施有些还不能正常使用,所以他们并没有在大桥后续相关管理协议上签字。
这真是一座有人造,没人管的桥吗?
所幸,在采访的最后,记者总算听到一个好消息:今天(7月12日)下午,宁波市政府一位秘书长将牵头开一个协调会,交警、城管、路政等多个部门都会参加,确定大桥到底谁管理、超载车到底怎么治理。
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