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3日讯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苦等,广州南方医院终于腾出了无菌仓。
7月11日上午,罗雪华陪着女儿小陆陆进入无菌仓,并成功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前的预备插管手术,在本月底,南方医院将为小陆陆做骨髓移植手术。
这一刻,罗雪华等待了10年。
这个伟大的母亲,为了身患重病的女儿,卖房、借债、四处奔波求医;让她付出一切的,是10年前她收养的一名遗弃女婴。
为了重病的养女,她流掉自己的孩子
2001年4月的一个清早,台州椒江人罗雪华在自家经营的小吃店门口,捡到一个出生40多天的女婴。她说服家人,收养了这个孩子。
不久,小陆陆被查出患有“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症”,这种病例全球只有10例,将来的治疗费更是天价。而此时,罗雪华也怀上了她的第一个孩子。
为了小陆陆,罗雪华痛下决心,做了流产手术,并为小陆陆办理独生子女证。那天,小陆陆刚好年满一岁。
此后的10年时间,罗雪华跑遍杭州、上海、广州、武汉的医院。她把小餐馆盘出去,专心带着女儿四处看病;因为无力支付昂贵的医药费,她四处借债,还卖了家里的一套房子,全家人蜷缩在一个小房间里。
罗雪华的事迹让浙江人为之动容,本报曾连续报道;她先后被评为“浙江骄傲—2005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2005十大“感动台州”年度人物、椒江区“青年道德风尚奖”、台州市“十佳慈善之星”、首届浙江慈善奖(个人奖)。
10年治病,为孩子花掉140万
在求医过程中,医生告诉罗雪华,要治好小陆陆,必须为她更换骨髓;而骨髓配对可能性最高的,是小陆陆的亲人。
为了孩子,罗雪华辗转联系了小陆陆在江西的亲生父母。
2006年3月,骨髓配对有了结果:小陆陆的姐姐和她骨髓配对成功。听到消息,罗雪华泪流满面。
然而,当时姐姐的体质不是很好,同时小陆陆血液中铁的含量很高,骨髓移植手术暂时缓了下来。
2008年3月,罗雪华带着小陆陆来到广州南方病院。医生告诉她,找到合适的骨髓,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关键要看手术是否成功。而小陆陆的骨髓移植手术,成功率只有三成;手术一旦失败,孩子生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罗雪华觉得好像当头一盆冷水浇了下来。她犹豫了:“孩子现在的治疗虽然不能治本,但至少能续命。只要命在,至少我们还能在一起。”面对手术的高风险,她最终决定先拖延一段时间,等小陆陆长大后再说。
这一等,就是3年。
3年里,罗雪华一家人过得并不轻松。
“每个月挂针和输血的费用,就要五六千元。万一感冒发烧,就会花掉更多的药费。一年药费加营养费,就要10多万元。”罗雪华计算了一下,这10年时间里,用在小陆陆身上的医疗费大概有140万元。“除了社会捐助的20多万元,其他的钱都是靠自己想办法筹来的。10年付出,只为她叫我一声妈妈。”
早几年,罗雪华的丈夫还在海上打渔,赚的钱勉强能够填上小陆陆的医药费。“但是三年前丈夫的身体不好,在家休息,唯一的经济来源也断了。”这几年支撑他们开销的,是卖房子的钱,还有少量贷款,“很多人要救助我,我大多都拒绝掉了。自己的孩子就该由自己承担责任,老麻烦别人,自己心里过意不去。”
“我每天都在祈祷,女儿能快点康复”
这几年来,罗雪华每个季度都要到广州的南方医院给小陆陆做复查。“一个多月前,医生打电话说,小陆陆很快就要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了。骨髓移植不能再拖,我只能选择面对。”
7月3日,罗雪华带着小陆陆,再次踏上去往广州南方医院的列车。昨天,她隔着电话告诉记者,这几天她紧张得吃不下睡不好。
她担心的不是医药费用。慈善组织和好心人纷纷捐款,医疗费用已经可以保证,“我不敢想,要是手术失败了怎么办。我每天都在祈祷,希望小陆陆能早点康复起来。”
在广州,她的生活的重心还是小陆陆:“我每天清早4点左右出门买菜,6点左右烧好菜,赶着送到医院给女儿吃。”除了保证小陆陆三餐不漏外,其他时间罗雪华还要忙着为小陆陆添置生活用品。
还好,她有丈夫的支持:“刚把小陆陆带回家时,他是极力反对的。但和女儿生活在一起这么长时间,现在他比我更疼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