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13日讯扫帚扫了他几下,扫出了纠纷
“丰惠法庭把巡回法庭搬进了村委会议室,省得当事人跑到外面去打官司了。”昨天一大早,民风淳朴的上虞市陈溪乡小陈岙村村委会议室里,几十个村民前来旁听一起由乡风民俗引发的官司。
早上8点半刚过,红色的巡回法庭横幅挂了起来,大红的国徽挂上了墙,原告潘某没有露面,他在绍兴工作的37岁的女儿作为代理人来了。被告是40岁的董某。
随着法官敲响法槌,村民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案件的起因算不上复杂,但有点特别。
董某是上门女婿。1月22日,董某的丈人“走”后已入土为安,次日就是“头七”。这天,外出的村民潘某回家看母亲,得知董某的丈人出殡了,大家原来互有往来,便想去董家坐一下。董母知道后,赶忙让亲戚通知潘某不用上门。中午12时多,手上拿着一只环保袋装着一条香烟的潘某在董某的家门口一出现,即遭董母阻止。董某见状,拿起扫帚对潘某从脚到头扫了几下,以示消除晦气。但这几扫帚也扫出了祸祟,潘某报警。下管派出所的报警记录上这样写着:董某以潘某上门送丧礼会招致霉运,在自己家门口用扫帚殴打潘某。
事件发生后,派出所、当地村委等多次组织双方调解,但均未果。6月上旬,潘某将董某告上法庭。
同住一村,对殡丧风俗却各执一词
开庭后,潘某的女儿向法庭提出,向董某索赔860多元的医药费、4700多元的误工补贴和来回看病花去的车费等共计5800多元。而董某认为,自己并没有伤着潘某,这样的赔偿要求有点过分。
董某在法庭上陈述,当地农村有这样的风俗,家里有人过世出殡后,朋友亲戚是不能送死人礼品的。董某认为,潘某是上了年纪的人,应该知道这种风俗。就因为他上门,家里高龄的老奶奶气得身体一直不好。
而潘某的女儿认为,农村中并没有这样的风俗。而父亲前去探望是人之常情,当时所带的礼物并不是给董家的,而是顺路送给一个帮助过她家的一个朋友。结果,那位朋友不肯收,父亲才拿了回来。
经过近一个多小时的审理后,法官提出双方是否同意调解。原被告双方都点了点头。
多数村民说,陈溪岭南一带有这样的风俗
庭审间隙,记者采访了前来旁听的不少村民。
村民丁大伯说,这个风俗在陈溪、岭南一带,只要上了一定年纪的人都知道。“董父走时,才60周岁,家人正处于悲痛之中,潘某的做法确实不妥,因为之前董家已经告知他不用去了。”60多岁的潘大爷说,已“走”的董某的丈人原在萧山一家企业当门卫,是因为突发心肌梗塞而离世的,家人也没有去厂家索要一分钱的补偿。董家全家人在村中的口碑不错的。
“潘某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也要考虑风俗习惯。他只要将手中所带的礼品在别的村民家中存放一下,就可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有村民认为,风俗习惯是得到大部分村民认同的。
法官对原被告双方各自做了大量工作,认为此案是系双方的误解造成,潘某应尊重乡风民俗,而董某的行为过激了一点,双方都有一定的过错,才导致了伤害事实的发生。
但由于原被告双方对赔偿要求差距过大,当庭没能实现调解,也令承办法官深感可惜。“小陈岙村乡风淳朴,很少有案件发生。这次我们把法庭搬到村中,也听听当地村民对乡风民俗的理解。”法庭庭长徐剑英告诉记者。村支书王建中说,巡回法庭的到来对村民们也是一次法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