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8日讯
吴菊萍,感动了杭州,感动了每一个人。从本报发起“寻找身边的吴菊萍”那一刻起,许多读者给我们打来电话,讲述他们身边的吴菊萍。
他们,是普普通通的保安、退休的列车乘务员、社区工作者,但是他们的一举一动,却让这座城市充满温暖……
两位建德的读者刘绿贞和刘惠芳,都给本报发来邮件,在邮件里,他们推荐的是同一个人。刘绿贞说,在他身边就有一位不断见义勇为的“吴菊萍”——他的邻居夏晓明,曾经多次奋不顾身跳到江里救人;而夏晓明,也曾救过刘惠芳的丈夫朱先生。
夏晓明是浙西电力培训中心的一位普通保安,2010年度建德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去年3月17日早晨,刘惠芳的丈夫朱先生在新安江边锻炼,突然觉得身体不适,随后一不小心栽进江中。正在不远处垂钓的夏晓明顾不得寒冷和危险,立即跳进水中,用手上的渔网,套住身穿羽绒衣的朱先生,将朱先生救上岸。见义勇为对夏晓明来说并不是第一次:1989年6月,在回家的路上,他将一名昏倒在地、浑身是血的哑巴送往医院抢救;2008年7月,在新安江一男子落水,他跳入江中救人……
记者联系上夏晓明,他倒有点不好意思。他说自己也曾被别人帮助过,他只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尽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而已。
上城区清波街道的工作人员柳景春发来一封长长的推荐邮件。他说,在他们街道,不止一个“吴菊萍”,他们虽然都很平凡,但总是默默无闻地帮助大家。比如定安路社区的俞淡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发现敬老院的孤寡老人脚上的鞋很单薄,就做了30双棉鞋送给敬老院的老人们。之后,她做鞋做“上瘾”了,并且在社区成立了“老姐妹编织社”,专门帮助有需要的人。2009年10月,“老姐妹编织社”花了半年时间,为云居山麓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了她们亲手缝制的棉鞋;11月,俞淡珍得知四川大凉山昭觉县宜牧地乡中心学校的孩子每天光脚来回要走6个小时的山路去上学,她和编制社成员加班加点赶制出了60双棉鞋,送到昭觉县的孩子们手中。缝制棉鞋所需要的材料都是俞大姐她们自己掏腰包买的。
刘振洪是众多读者中唯一“毛遂自荐”者。他说,吴菊萍感动了他,更重要的是,他特别能理解,吴菊萍为什么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接孩子,因为他也曾亲身经历过。
那是1973年,刘振洪当时是杭州列车段的一名列车乘务员。那年春运,一列杭州开往上海的火车停靠在站台旁,准备出发。这时有个旅客的箩筐不小心掉下火车,滚到了列车旁的轨道上。一名海军士兵跳下车厢帮乘客去捡箩筐。就在这时,不远处一列火车呼啸着飞奔而来,眼看就要撞到人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同一车厢上的刘振洪纵身一跃跳下车厢,一把抓住海军士兵的棉大衣,将其拉出轨道。火车飞驰而过,他与海军士兵面面相觑,两人都吓出一身冷汗:好险啊!“我跳下去的那一刻,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有一个念头:救人。”刘振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