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伊的左腿被重物压住,边上一根铁杆子样的东西挡住了其他物品,为她敞开了一点点求生的空间。制图高薇
在被困20个小时后,伊伊成了最后一名获救者。
由于她是在生命探测仪显示“没有生命迹象”的前提下,救援人员在随后清理现场时发现的。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对此表示,这是个奇迹!
为什么伊伊之前会被生命探测仪显示“没有生命迹象”?
昨天,记者采访了参与救援的部分消防特勤队员。
消防特勤队员说,目前的生命探测仪主要分为四种:音频、视频、红外和雷达生命探测仪。类型不同,各自工作原理也不同。
生命探测仪能在废墟中寻找幸存者,发挥重要作用。但无论哪种生命探测仪,均有其各自的局限性。
昨天,记者采访了救出伊伊的消防战士和特警队员。正是他们的坚持,让伊伊的生命得以延续。
鹿城消防大队勤奋路中队指导员姜建序
救出小伊伊前陆续抬出了7具遗体
事故第二天(24日)下午4点左右,在吊机把撞毁的D3115次列车16号车厢吊起来之前,我们再一次搜救。这是我第三次到16号车厢了。
车厢已经被压扁了,像纸一样。我们知道,两车追尾,后面的动车撞击到前一辆动车,掉下去的三节车厢都是压过了16号车厢然后掉下桥去的,而那节悬挂在桥上的车厢也相当于压过了16号车厢滑下去的。
我们都是三四个人一组,一点点搜救,手拿液压机、进口的切割机、双向的异向切割机等工具。
但动车车皮很厚,有两三寸,用切割机几个小时只能切一小块,我们又怕里面温度太高,一直用水枪降温。之前我在16号车厢南也就是靠近15号车厢那端,后来我又去了15号车厢北面,又回到16号车厢南,最后返回到16号车厢北。
之前,在16号车厢,我看到有个小男孩的内脏流出来了,一个女人的脸扁了,搜救出来的3人,只有最后一个中年男人有微弱的呼吸,但不知道他现在可好。
后来我在15号车厢与16号车厢之间还救出一个人,15号车厢被冲击力冲得卷起,两节车厢像个人字,他就缩在那个小小的空间里。
救出小伊伊我们一点也没想到,小伊伊之前,我们几个人陆续抬出了7具遗体——其实,我不大想得起来,我也不想去想,因为太惨了。
特别是有两个小男孩,大概七八岁吧,弯曲着身体,头朝下,这么安静,好像是睡着了,可是他们没有呼吸了,人也变形了……
遇到小伊伊前,我想可能没有希望了。我只亲手从这堆废墟里救出过2个生命……我觉得很难过,也很无奈。
这是一个高温的密封环境,大约温度有五六十摄氏度,你稍微动下就是汗,在阳光的折射下,却这么悲凉,人都恍惚的。
我们一点点搬着上面的东西,在一个缝隙里,不过三四厘米吧,有只小手在动!
我们不知道是个女孩,但估计是孩子,她趴在火车的地板上,身上盖着那些被撞毁的铁皮,腿上压着东西,那些大人遇难者有的压着她,等大人们被抬下来,才看到了她!
我们马上喊有人有人!
但这个角度太刁钻了,小孩子只缩成五十多厘米的样子,上面只有10厘米左右的一条缝,是边上一根铁杆子样的东西撑着,敞开了这么一点点让她求生的小小空间!
一不小心,上面的重物就可能会压到她,也不能用工具,万一碰到了怎么办?你知道那种旧书的纸吗,它们轻轻一吹就会碎的。
我们要避免第二次伤害,我们用手一点点把小东西先搬掉,可万一大东西压下来怎么办?我们几个人用手抬着。又有几个人把压在她腿上的东西搬开——可是搬不动,那是个空调架子(记者注:应该是中央空调),压在她的小腿上,我的队友们在另一侧,把空调架子抬起一点,我在小孩子对面,我的手就插进去一点,一点一点地插进去,等半个空调架子“搭”在我的手肘时,才有空隙可以把孩子抱出来。
我们用块绿条的毛巾盖住她,你也知道,人在这种情况下被救出来后,因为长时间在暗处,眼睛一下受不了刺激会受伤的。
温州市特警支队长邵曳戎
特警队长坚持原地清理这个坚持等来了奇迹
我是下午接到指令说要用吊机把车厢吊起来的,放到桥下来清理。我不同意,坚持在铁轨上也就是原地清理。
对,你不知道里面还有没有生命,万一有呢?你怎么向人家交待?我这么坚持,也有压力的,因为这么多天了,搜救这么多次了,没有活体,只有一具具遇难者的遗体抬出来,之前在16号车厢,我们找到了12个人,没有一个是有呼吸的,你知道,那是种很难过的感觉。
但最后我们还是坚持住了,指挥部同意我们在原地清理。当时我们有2个中队的特警在现场,一部分人在桥上一部分人在桥下。
我是以前处理交通事故现场的,我看多了,我也有经验,消防战士们和我们特警都在铁轨上,我是在废墟上临时当了指挥,让工人们先撤下,由我们开始清理。
小女孩的小手在动,我也看到了,这触动了大家的神经,她背朝着我们趴着,当时看不出来有呼吸的,在我们把上面的东西挪走后,我看到她的背有较大的浮动,好像是在大口吸气——这么多小时,这么重的东西一直压着她,没有好好吸过一口气啊!
那些消防战士真了不起,他们就是用手挖那些铁片,那些铁片又重又尖,很容易割到手的,我这边马上报告指挥部,让指挥部马上派救护车救护人员。
小女孩被抱出来,消防战士用一块毛巾给她蒙住眼睛,包住小身体,抬到担架上,我们小心地托着担架,怕一个闪失,伤着了孩子,又怕毛巾把孩子的鼻子蒙住了,又忙着拉下点毛巾来……
大概整个过程10多分钟吧,救护人员拿着氧气面罩等在一边。
据都市快报 记者 杨丽 叶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