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6日讯“早知道这里可以让我们自由选择调解员来处理纠纷,那之前我们何必要去法院对簿公堂撕破脸皮打官司啊!”7月8日,因多年讨债未果的债权人朱某,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时道出了内心的真切感受。
这是临海市沿江镇在社会创新管理中推出“点单式组团调解超市”模式后成功调处的一个典型案例。
昔日好友,债务结怨上公堂
朱某与许某本是私交甚厚的朋友,又是多年生意上的合作伙伴。2008年,许某因经营不善债台高筑,向朱某借去200万元后无力偿还,索性远走他乡。朱某经多方打听,发现许某尚有一条运输船在福建某地,遂将船开回台州,在征得许某同意后联系买家准备将船出售,经评估公司估价,此船价值246万元。双方约定等船卖出后,朱某拿回应得的200万元的本息,余款归属许某。
由于许某负债近2000万元,为了达到此船能顺利注册,又能规避债务、财产免遭其他债权人的瓜分,经许某策划并征得朱某同意,由许某的妹夫杨某替代许某与朱某签订了一纸“股份协议”,约定将卖船所得款项的32%归杨某。
由于市场行情瞬息万变,该船实际出售金额只有216万元。所以,朱某按当初与许某的约定,拿回200万元本息后,杨某实际分得16万元。
为此,杨某以“股份协议”和当初双方对船舶的共同估价为依据,要求朱某付32%的船舶转让费。若按此协议处理,朱某经济损失较大,双方引发纠纷,杨某将朱某告上法院。
此案经一审宁波海事法院3次开庭审理并判决,又经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维持原判,判令朱某返还杨某船舶股份款787200元。朱某仍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最后,他们拿着判决书来到沿江司法所要求调解。
点单组团,舒心调解化心结
为有效化解基层矛盾,不久前,沿江镇推出了“点单式组团调解超市”。它是在以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机关干部为主体的调解网络基础上,聘用了一些热爱调解工作、能力强的退休干部、退休教师及企业退休工人等,充实到调解队伍中。这些调解员的照片、个人简介及擅长调解矛盾纠纷的范围,都在“调解超市”上墙张榜公布。当有纠纷需要调解时,当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信任程度,从中选择自己看中的调解员组成调解团队,从而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角色转换,实现了当事人和调解员的诚信互动。
在沿江镇调解室,经工作人员详细介绍“点单式组团调解超市”流程后,双方认真逐一查看了这些调解员的资料,最终选择确定由综治办主任、派出所分管副所长、司法所所长和一名退休老干部组成的团队来调解。
调解历时两天一夜,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7月7日上午,第一次调解开始,由于双方对给付的金额分歧较大,且情绪激动,虽经调解员反复劝说,双方还是不欢而散。
尽管第一次调解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但调解员并没有气馁,他们在前期疏导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反复分析矛盾纠纷的症结所在。同时,调解员又连夜分头找双方当事人了解当前的想法及诉求,并继续努力做好思想工作,积极引导,力求将此事顺利解决。
7月8日,进入第二次调解。由于之前一天一夜的精心梳理,使调解方向更加明确,再加上调解员不断耐心地协调、劝说,纠纷双方在权衡利弊得失后都做出让步,最终自愿达成协议,由朱某向杨某支付40万元,杨某同意不再申请法院执行,而且终结双方之前的一切债权债务关系。
沿江镇综治办主任符建荣说:“这起疑难纠纷得以化解,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那就是自由选择、信任和团队的能力。矛盾双方当事人自选信赖的调解员,这大大加强了人民调解的公正性,也增强了当事人对调解的满意度。‘点单式组团调解超市’正成为化解基层矛盾、消除稳定隐患的‘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