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8月1日讯 公益性卫生事业,就是让老百姓花最少的费用得到最好的医治,在舟山普陀区,人均诊疗费低于35元/次,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成年人每人每年360元,未成年人120元,住院费用报销60%以上,全民医保覆盖率95%以上,这一系列的数据体现出了普陀人的“就医满意指数”。
但公益性卫生做起来并不简单,特别是舟山作为一个海岛地区,医务人员紧缺、设备陈旧等矛盾尤为突出。那么,普陀区是如何做到的?
收编“赤脚医生”
去年6月,普陀区的乡村医生得到了一个令他们激动不已的好消息,作为“编外”人员的他们将被编入“正规军”,纳入区财政一体化管理。
乡村医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赤脚医生”,大多是一些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一般情况下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这类医生一直游走在卫生行业的边缘,生活得不到保证。一体化管理后,乡村医生每人每年有4.5万元的固定收入,还包括了“五险一金”。
“编入正规军后,乡村医生的积极性确实增强了”,朱家尖顺母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刘军告诉我们,现在医生的生活有了保障,不用再担心不开大药方、不给高价药会影响收入,积极性自然就高。
蚂蚁岛上新变化
李雪珠,蚂蚁岛一位普通的居民,因为身体不适一大早就来到蚂蚁岛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点到医院,诊疗、开药、缴费,不到10分钟就开始输液,整个过程一分钟都没浪费。
蚂蚁岛乡卫生院去年搬入现在的三层新楼,并挂牌蚂蚁岛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雪珠看病时的便捷得益于中心引进的“移动输液系统”,下单、取药、注射,整个过程通过电脑完成,节省了时间也降低了错误用药的风险。
“双向转诊”也是蚂蚁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搬进新大楼后引进的技术。中心的电脑与普陀区人民医院的电脑联网,一旦碰到医生拿不准的病例,就可通过这个系统向区人民医院“求助”,而人民医院也有专人守候这条“热线”,让病人能够在第一时间拿到检验报告。
在普陀区,拥有可以与大医院诊疗系统媲美的不止蚂蚁岛乡卫生服务中心一家。两年多来,区财政累计投入5.5亿元用于新建、改扩建2家医院、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37家村卫生室,还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添置、更新了B超机、CR(计算机X光成像系统)、自动化分析仪等诊疗设备,并建立了以社区卫生区域HIS系统为重点的卫生信息网络。
“再造”新鲜血液
偏远地区医疗单位的人才匮乏难题已持续多年,培训、培养成了当务之急。
胡冬燕,普陀区人民医院的一位医务人员,两个月前到浙医一院参加省卫生厅举办的“全科医生培养班”学习,为期半年,“这两个月我感觉每天都有学不完的东西,大开了眼界。”这是胡冬燕的肺腑之言。回到区人民医院后,她将作为普陀区“医疗培训基地”的骨干,成为这里的指导教师。
像胡冬燕这样被派出去“取经”的医生愈来愈多,“中西医技术班”、“B超培训班”都留下了普陀医生的足迹。
“稳得住、下得去、干得好”是普陀区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提出的要求。三年间,区卫生局委托普通高校定向培养50名全科医生,毕业后将全部充实到基层一线医疗单位进行锻炼。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师傅带出来的徒弟也不比科班出身的医生差,“这些徒弟经过手把手、面对面的教导,可能更熟悉当地的病患情况”,蚂蚁岛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陆国平说。陆院长本人就带了4名徒弟。
对于身边医疗单位的变化,老百姓赞不绝口:“家门口的医院一点也不比大医院差,估计环境还要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