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1日讯
夏季是各类传染病、暑热等病状的多发期,葡萄糖、氯化钠等注射液使用频率高、用量大,为确保药品使用没有安全隐患,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日前启动了为期两个月的全市大输液质量专项监督检查行动。昨天,笔者随同监管人员来到市妇儿医院药库和西门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总体令人满意。
大输液是大容量注射液的俗称,通常是指容量大于等于50毫升并直接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液体灭菌制剂,是夏季医院里常用的大宗药品,也是最容易产生重大药害事件的高风险产品。本次专项行动主要检查对象和范围是市区内大输液、粉针剂的药品生产批发企业及各类医疗机构的药品储存、质量检查和不良反应报告情况。
昨天上午,稽查人员首先来到了市妇儿医院药库,药库负责人介绍说,“我们的进货渠道是正规的医药公司,每天都进货,药品存放周期是两天。医院严把质量关,药品经招标、验收两个环节才能入库。”据了解,因为不同的药品对环境的要求不同,该院有三个药房。“这间药房的温度是20℃,相对湿度60%,符合有关要求。”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陈建苗说。
随后,稽查人员来到了西门社区卫生服务站,查看了药库环境和管理情况。该站鄢医生表示,社区医院抗生素类药品用量很小,一般只配备基础药品。除了国家对此类药品的用量有要求之外,病患的用药安全意识也较过去有很大提高,现在每日门诊接待量几百人,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只占15%。
近年来,我国大输液用药量标准已降至原有的15%。即使是市妇儿医院这样门诊量不断增多的大医院,大输液用药量也在减少,现在的用量已经比原来减少了七成。“大输液用药风险很大,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支队长应可通呼吁患者改变错误的用药观念,能够吃药治,就不要选择输液治疗,若真的需要治疗,也尽量使用肌肉注射而非静脉注射,最大程度降低使用大输液药品的风险。
随着大输液用药量下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在减少。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专家指出,药品质量的提高和用药单位把关从严,能有效降低患者用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