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8月3日讯 炎炎夏日,如果你走在大街上,看见脖子上腿上有红印子或是贴着膏药的人,不要惊奇,他们都是接受过冬病夏治的患者。
在省中医院门诊部冬病夏治区,空气里弥漫一缕缕中药香,治疗室里人满为患,有伏在床上针灸的,有拔火罐的,更多的则是在一旁等待贴膏药的人。针灸科医生一手药泥一手胶布,熟练地在老人的背上寻穴贴上,药贴顺着脊椎骨上的穴位规律分布。这位老人赤着上身告诉记者:“我贴膏药已是第四个年头了,贴完膏药,这一身哮喘的老毛病到冬天就好多了。”
冬病夏治,顾名思义,冬天易发的病,在夏天治疗。自然界有二十四节气循环,而人体里对应着也有阴阳气血的变化。“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夏季三伏天,人体阳气旺盛达到巅峰,中医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刺激,正是借着这股阳气,去除人体寒邪,增强体质,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省级名中医宣丽华说:“西医治病,中医治人,冬病在夏季比较稳定而并未消失,冬病夏治通过增强患者体质,从根本上进行治疗,持续治疗更有养生保健的作用。”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很多,如针灸,火罐,敷贴,中药内服等,敷贴一般一个夏天为一个疗程,三伏天每伏天一次,一般需要连续三年,即三个疗程,治疗时间也不限于每伏天的首日,只要在三伏天期间都有很好的疗效,而且治疗次数也不限于三次,在中伏和末伏可根据情况加强一次以增加疗效,甚至在冬天最冷的“三九”天也可以进行巩固性的加强治疗。
“我以前下半年老是要感冒,现在好了,医生给我贴了三年膏药,又在我腿上扎了几针,效果好着呢”,坐在记者左边等待敷贴的大妈笑说。据了解,敷贴后,用药处会有温热的感觉,药泥变干失效揭下后,皮肤会发红,敏感者甚至会出泡,其实这是正常现象,出泡更说明药效显著。
正因为疗效显著,冬病夏治越来越受到病人欢迎。在省中医院,敷贴病人在今年头伏就有近四千人,整个三伏期间敷贴人次将达到两万人,算下来平均每天有600多人。
而在杭州市中医院,三伏天接受“冬病夏治”的预约病人突破了一万人次。医院针灸康复科副主任倪克锋医生说,老年人则主要治疗的是哮喘和关节炎等病,而鼻炎、哮喘、产后虚弱、脾胃虚寒在年轻人中比较常见,其中亚健康的白领大概占到了三分之一,很多人来“冬病夏治”就是为了增强免疫力。
30岁的李小姐这两年她每年都要找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包烨华医生来贴膏药。“气血亏虚,夏天办公室只要空调、电扇一开就觉得寒气逼人、全身酸痛,只能穿上长衣、长裤,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贴了几副膏药,身体感觉才能好一点。”
不过医生提醒,虽然疗效不错,但冬病夏治也不是万能,并不能完全替代其他药物治疗,它与吃药并不冲突,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另外糖尿病,支气管扩张,孕妇忌用,敷贴期间禁食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皮肤敏感患者敷贴后可能出泡,爱美人士要慎重考虑,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