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5日讯
◆交警部门:有限等待时间换取行人安全值得,但行人也应遵守交规
◆规划部门:部分天桥和地道正在规划中,但更重要的是疏导和管理
浙江在线08月05日讯
自7月1日市区实行“车让人”新规以来,很多开车的市民已习惯在斑马线前减速让行。与此同时,不少开车一族也感到无奈:有些主干道上红绿灯太多,有些行人却无所顾忌闯红灯过马路;特别是市区江南双龙南街和八一南街上不断出现的红绿灯,让不少车主憋闷。
随着城市的发展,车辆与行人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行人安全与车辆通行效率能否兼顾?除了设置红绿灯是否还有其他交通方案来缓解市区主要路口的人车拥堵?记者倾听了市民们的相关意见建议,并从交警、规划等部门了解到了准备实施的相关措施。
频繁红绿灯让有车族憋闷
家住市区金发广场附近的刘女士在江北上班,八一南街是她每天上下班必经的路段。“我通常坐公交车上班,在这条路上,常常听到司机和乘客抱怨红绿灯太多。”
出租车司机赵师傅每天大约要在双龙南街来回10多趟。他也有些怨言:“有时一提速就得减速,既费油又可能引起追尾等小事故。”
市民方先生家住义乌街,工作单位在北苑小区附近,上下班最短的行车线路是八一南街过通济桥方向到江北。但他通常选择从金东新城区经环城路绕行,大概20分钟能到单位。“虽然路远了不少,但和走八一南街时间差不多。因为上下班高峰时段,八一南街红绿灯太多了,一个红灯就可能耽搁两三分钟,若遇到事故,时间更加无法估计。”
记者体验:8分钟开2.1公里
记者也做了一次亲身体验。
昨天早高峰,从环城南路路口开始,沿双龙南街向北行驶,起初并没感受到红绿灯的密集。在前行600米左右,到达丹溪路十字路口时,红绿灯开始增多。从这个十字路口开始,向南150多米的府前路口有红绿灯;继续前行200米,在李渔路路口有红绿灯;前方200多米的泰瑞大酒店路段上有红绿灯;此后宾虹路口、双馨路口、双溪西路路口各有一个红绿灯。也就是说,总长大约2100米的路上,共设置了8个红绿灯,其间碰到不少红灯,等候时间大多为40多秒,有的路口一个红灯还没法通过,开车全程用了8分钟。
随后,记者在泰瑞大酒店门口的红绿灯前观察了半个小时,从南北两个方向开过来的汽车,往往在上一个路口遇红灯等候一分钟左右,起步不到10秒又得减速停下等红灯。如果赶得不巧,还得在下一个不远的路口停车等红灯。此路口东西方向分别是一家足浴店和一家商务酒店,东西向穿行过马路的行人并不多。这处红绿灯所降低的通行效率,大大高于其所起的安全作用,是否有些得不偿失?
效率与安全能否兼顾?
在随机采访中,大多数驾驶员认为,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都是交通参与的平等主体,在交通参与者都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礼让斑马线、行人优先、非机动车先行等规定都无可厚非;但是现在一些行人和非机动车不按照交通信号指示灯通行,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开车人的权益。
同时也有不少车主建议,采取兼顾通行效率和行人安全的措施。“是否可以考虑地下通道或者过街天桥等设施来实行人车分道,在保障行人安全的同时,也兼顾车辆速度?”市民章小姐反映了不少有车一族的想法。
记者在双龙南街与双馨路交叉路口又随机采访了几名行人。
市民黄小姐认为,有些司机不太会减速,而且绿灯的时间太短,还没走到马路对面就红灯了,搞个地下通道会更好。市民张先生则说,这些红绿灯确实让行人更加安全和方便。不过他也常常看到有行人闯红灯,“前两天我就看到一名小伙子闯红灯,路过的一辆黑色轿车还好车速不快,及时刹车,不然就要出事了。造个天桥或是地下通道也许会有所改善。”
缓解拥堵还需提高市民素质
就市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市交警直属一大队大队长郭翎表示,在没有行人立体过街设施且多数驾驶员未养成主动让行习惯前,交通信号灯控制仍是协调车辆和行人通行的最有效手段。虽然启用信号灯后会对车辆通行效率产生一定影响,但用有限的等待时间来换取行人的生命安全还是很值得的。
“就拿市区双龙南街和八一南街来说,分别有6处路口信号灯和5处路段信号灯,斑马线信号灯都启用后确实会增加车辆的等待时间,但不至于对车辆通行造成很大影响。我们做过实验,车辆遇斑马线主动礼让行人并遵守所有的信号灯指示,从环城南路出发到迎宾大道总共比‘礼让行人’活动开展之前多用时3分钟,这3分钟时间和行人过街的安全来说孰轻孰重,相信广大群众心中自有评判。”郭翎说。
主动礼让展示了车主良好的个人素质以及对生命高度尊重的态度,同时礼让也是相互的,在车辆允许通行的绿灯时间,行人也应该主动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抢行。
考虑到道路通行效率,路段斑马线的红绿灯根据人流量和车流量也会适时地改成黄闪信号。
一般早晚高峰期都是以红绿灯方式来协调,在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少的时间段,则用黄闪来提示车辆和行人要注意安全。信号灯黄闪时,斑马线上行人享有优先通行的权利,车辆都需要礼让行人,但在车流量比较集中而行人较少,我们也鼓励少数礼让多数,待车流高峰通过后再横过道路。一个好的交通局面,还需要市民的文明素质来支撑。
部分天桥和地道正在规划中
据了解,为解决城市发展中人车混行的矛盾,市规划部门早在2008年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中就提出,在商业中心区和重要交通路段修建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
市规划局副局长卢立明说,除了已经投入使用的市人民广场地下通道外,市区西市街-银泰天地路段、宾虹路-福泰隆路段、双馨路-红旗大酒店路段、八一南街-中村路段等4处人车较为集中的区域,都计划新建过街立体设施。
其中西市街-银泰天地路段、宾虹路-福泰隆路段已完成规划设计方案,即将投入具体实施。
但他也坦言,不管是地下通道还是人行天桥,在解决人车矛盾的同时,也无法避免先天的缺陷和不足。如地下通道存在排水不畅问题、人行天桥对车辆限高有要求,具体采用哪种方式设计,还得根据所在道路周边情况而定,最好与周边商业形成一个道路体系。他还表示,破解人车矛盾,不能仅从设施的层面去考虑,更重要的是疏导和管理,城市道路交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建立良好的交通秩序,必须为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们创造更好的通行条件,才能实现车让人、人自觉、路通畅。
多一份耐心就多一份秩序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属于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人行天桥或地道:横过交叉口的路口,步行人流量每小时大于5000人次,且同时进入该路口的汽车交通量每小时大于1200辆;通过环形交叉口的步行人流总量达每小时18000人次,且同时进入环形交叉的小汽车交通量达到每小时2000辆;铁路与城市道路相交道口,因列车通过一次阻塞步行人流超过1000人次或道口关闭的时间超过15分钟时。
不过现在时代发展很快,标准是参考要素之一,还要看城市的实际需求,市区江北解放东路的银泰新天地路段、宾虹路的福泰隆总店路段,八一南街中村路口以及双龙南街双馨路路口等人车相对集中的地方,交通管理部门也呼吁用地下通道或者过街天桥的方式解决。
“硬件设施是一个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车辆越来越多,大家还要养成有序排队的理念,多一份耐心就多一份秩序。”郭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