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的杭嘉湖地区,独具江南韵味和民俗特点的蚕桑文化因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变迁,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在余杭有个不起眼的村庄——塘北村,却走出了一条文化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目前,塘北村以廿四度自然村中心保护区为重点,不断扩大桑地种植面积,保持蚕桑生产原产地风貌,并计划在生态保护区内选址建造蚕桑生产民俗专题保护馆,既有静态陈列的蚕桑实物,也有结合塘栖茧园、土法缫丝等传统手工技艺的动态展示,通过旅游、加工订货等多种方式引导蚕桑文化为农民增收服务,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产业的交相互荣。
通过原生态整体性保护和一系列生产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焕发了新的活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道路上,余杭通过创新实践,总结提炼了类似的许多经验,目前已在全省获得推广。
非遗保护工作的“余杭经验”之一,就是“七个一”保护措施。为推动非遗科学保护,探索非遗项目保护机制,余杭区推出非遗项目“七个一”保护政策,即“一个项目”有一个保护方案、一个专家指导组、一个工作班子、一个传承基地、一个展示平台、一册普及读本、一项配套政策。2011年,余杭重点抓好余杭滚灯、清水丝绵制作技艺、五常十八般武艺、鸬鸟鳌鱼灯、余杭纸伞制作技艺、仁和高头竹马和中泰竹笛制作技艺7个国遗、省遗项目的保护。目前,五常街道作为该区首个试点地区,已先行开展五常十八般武艺的“七个一”保护措施。
在推进像塘北村这样原生态整体性保护的同时,余杭积极以申报形式力促抢救性保护。今年年初,该区开展了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共有19个镇乡(街道)的33个非遗项目进行申报。截至目前,该区已有区级名录项目94项,市级名录42项,省级名录17项,国家级名录5项。
目前,余杭塘北村蚕桑生产民俗已纳入浙江省中国蚕桑丝织文化项目,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区“五常龙舟胜会”项目亦已上报文化部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材料。
与此同时,余杭积极促进活态传承,对余杭清水丝绵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俞彩根、姚梦兰中医内科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鲁硕彦等第一批12人进行采录,保留原生态的第一手资料。当地的勾庄中心小学、中泰武校等根据皮影戏表演、武术传承等定位构建非遗传承教学基地。
此外,通过各镇乡非遗展示馆的建设,“余杭非保月”系列活动的开展以及非遗丛书的正式出版,余杭非遗保护日益由横向切入到纵深。据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