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10日讯 村民称,河水污染或与上游一家养鸡场排污有关环保部门表示,如养鸡场规模达3万只以上,就应按照规模经营的环保标准处置
定海白泉镇富强村村口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是附近70多户人家洗衣洗菜的好去处。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这条河染上了一身“怪病”:每隔十天半月,河水就会从清水摇身变成鸡粪水,水质异常浑浊,并散发出阵阵臭味,让村民们颇为烦恼。
一河清水染上“怪病”
张先生的老家在白泉镇皋泄社区富强村,昨天下午,他回老家探亲,无意中发现村口一条原本清澈见底的小河,如今却是浑浊不堪,散发着一股臭味。随后,张先生致电本报民情热线反映了此事。
当天下午4点,记者赶到了张先生所说的这条河。这条河宽约3米,泛黄的河水散发着一股鸡粪味,自南流向北。
见到记者前来采访,附近村民纷纷聚了过来,争相向记者吐起了苦水。
据村民介绍,这条河深约1米,河水来自上游下寺弄水库的天然活水,自净能力很好,河水一直清澈见底。每天早上,村里的妇女们在河边洗衣、洗菜,唠唠家常;傍晚,孩子们来河里洗澡、玩耍。
然而,从五六年前开始,水质突然变差了。村民刘老伯说,河水像是染上了一种怪病,每隔半个月左右就会变浑几天,还伴着一股鸡粪味。
“病因”疑为上游养鸡场排污
说到水质变差的原因,村民们怀疑与河上游一家养鸡场有关。村民说,这家养鸡场的鸡粪便不经处理就排放出来,以致影响到了下游的河水。
三年前,村民们曾联合向社区反映了此事,社区出面跟养鸡场进行协调之后,排污情况有所改观。然而过了一段时间,水质又开始浑浊发臭了。“之前,养鸡场白天不敢排放鸡粪便,选在晚上偷偷排放,或在下雨天排放,现在连大白天也敢大胆排放了。”
记者沿着河道往上游走了约800米,发现这条河实际上由两条小河的河水汇聚而成。东边的一条河靠近下寺弄水库,河水很清澈;西边的一条河靠近养鸡场,河水浑浊不堪。记者顺着西边的这条河往上游走,发现它越变越窄,最后成了三西线公路东侧的一条田间小沟渠。而村民们所说的那家养鸡场,就坐落在公路的另一侧。
出现200平方米的露天粪池
记者一上公路,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粪味。紧靠着公路西侧,有一块占地约200平方米的露天粪池,粪池黑压压的一片,如同一个大沼泽。记者观察后发现,这个粪池的四周并不密封,且地势比公路东侧的田间要高出两米多,粪水很有可能渗透到田间的小沟渠里。
离粪池百米远,是一排红砖瓦的平房,这里就是养鸡场。据养鸡场负责人夏先生介绍,这个养鸡场从1996年搬来富强村,如今已养了3万多只鸡,经济效益不错。那块粪池原来是一块田地,是自己租来的。“田里原先的管道已经被我们堵住了。”
为何不及时把鸡粪清理干净?对此,夏先生表示,七八月份,农民不施肥,鸡粪没人要,运不走。他说,等到10月和11月份,农民种庄稼需要施肥,到时候不用自己找人运,储存着的鸡粪也会被当地的农民挑光了。
夏先生坦言,鸡粪便在田里堆积,遇到下雨天,雨水会带着鸡粪污水渗漏到下游,可能因此影响到下游河流。他说,自己计划在半年内造一个沼气池,将粪池四周加固密封,以杜绝鸡粪水渗透影响下游水质。
定海环保部门将去调查
村民的生活用水被污染了整整五六年,问题为何迟迟没有得到解决?昨天下午5点,记者拨通了富强村村委会一位姓史的负责人的电话。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养鸡场的存在肯定会对村民的生活造成影响,不过前些年因为养鸡场的规模较小,影响不是很大,老百姓的反映也不是很强烈。这两年规模大了,影响就大了。他说,自己也希望这颗“定时炸弹”能搬掉,但是一来村里没有行政权限,二来养鸡场也投入了很多资金,不能随意强制其搬走。“村里能做的就是控制养鸡场的规模,前两年养鸡场要扩大生产规模,我们没有同意。”
9日傍晚,记者将相关情况反映给了定海区环保局。工作人员称,他们会尽快到现场去核实一下具体情况,“如果养鸡场的规模在3万只鸡以上,则按照规模经营的标准处置。在粪尿的干湿分离、清污分流等方面,让其加强相关措施,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