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马甲们正在帮占道经营户整理门口的公共空间。沈波 摄 |
浙江日报宁海8月10日电(记者 童颖骏 报道组 周武军 陈勇)早上7点多,宁海县力洋镇力洋村69岁的老人褚孔道就离开家门,来到镇里巡逻。看到马路上有乱停车、乱设摊、占道经营的,他就上前劝说,甚至帮着搬东西。老人身上穿的“红马甲”分外耀眼。
像褚孔道一样,宁海力洋镇活跃着200多名志愿者,他们中既有机关干部、老党员,也有普通群众、农民、经营户。说来也神奇,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路堵、摊乱、秩序差”现象,光靠突击检查没有得到根治,而在“红马甲”近2个月的“劝导服务”下,却得到明显改观。
1.3公里长的力洋中街,于是成为宁海“红马甲”治街的社会管理创新范本。
民生细节一丝不苟
2个月前,力洋中街还是条热闹、但却基本无法通行的乡村干道。街道两边密布着服装鞋帽、日用百货、家电销售等店铺,按照农村习惯,店主们把要推销的花色物品摆放到门外的人行道上,方便开着农用车、助动车、或是步行的村民前来购买。早上和傍晚,各村村民还要在街上摆摊,自产自销蔬菜水果。
“如果没有人去疏导,这条路高峰时段根本开不了车。”褚孔道老人告诉我们,随着农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人们对环境整洁舒适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原来的生活习惯却不容易改,随处停车,摊位喜欢“摆放宽敞”……这一矛盾,突出表现在力洋中街上。
“前些年靠的是突击检查,一查就灵,检查队伍一撤,很快恢复原样。”力洋村妇女主任张密芬介绍,去年镇里酝酿“志愿者治街”的方案,今年6月21日“红马甲”正式上路,劝导队伍中,有隐姓埋名带队的镇党委干部,也有普通百姓,总数达2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中,光力洋村就有七八十个村民加入。
一边走,一边捡起垃圾。遇到占道经营的店主,褚孔道就上前劝说。“你看,很多人一看我这么一大把年纪,还在当志愿者维护镇容镇貌,只要稍加提醒,就会自觉把门外的东西搬回店里。”褚孔道边巡查,边告诉记者:“这段时间,违规设摊和占道经营的人越来越少。”
既要打造整洁家园,也不能不顾乡里乡亲的生计问题。志愿者们关于“为自产自销者设立疏导点”的建议,很快被镇里采纳。
记者看到,今天早上,偶尔还有农户带着葡萄、瓜果等农产品,来到热闹的力洋中街上叫卖,立即就有“红马甲”上去劝导:“大嫂,为了保证车辆通行。我来帮你搬东西,到菜场对面去卖吧。”
力洋镇菜市场对面一块近200平方米的空地上,如今是农民集中销售时令农产品的“疏导点”。每逢初二、初七的集市,附近力洋溪两岸也成为“合规马路街市”,既方便百姓购物,又舒缓了主干道的通行压力,力洋中街终于告别堵车现象,变得秩序井然。
换个身份平等沟通
“看到别家把东西放在门口,感觉自己不放就吃亏了。”力洋中街上,九里香超市的经营者傅燕群,最近经历了从普通经营者到志愿者的转变。
“你看,这里原本是我们家的小型仓库”,傅燕群指着门外10多平方米的人行道说。不过,自从穿上“红马甲”,她就再也没有占道经营,还坚持挨个劝说周边的人。“大家都是相处多年的邻居,容易沟通。反正一次说不通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慢慢就能说通了。”
“以人为本,堵疏结合,服务为主,处罚为辅。”力洋镇党委书记庞建宏介绍,原先政府和百姓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容易引发抵触情绪,现在志愿者融合各个社会层面的力量,化管理为服务,不仅劝导效果好,而且不易发生矛盾冲突。
力洋镇所有机关干部分成13批,每天一班人马,也都穿上“红马甲”上街值勤。遇到一月两次的集市,早上四五点,就有志愿者开始维持路面秩序。刚开始,从街头疏导到街尾,往往得花上志愿者半天时间,现在,只要看到“红马甲”,个别把货物摆在店门外的经营户,会自觉把货物搬回去。“大家都习惯在店里做生意了,路面也显得干净有序。”傅燕群说。
“穿上红马甲,看不出谁是干部,谁是群众,大家都在为美化家园贡献心力。”年轻机关干部沈波说,短短一个多月志愿服务,让他更擅长与农民大叔大伯打交道,走在镇上,认识他的人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