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浙江省环保厅在门户网站上公布了《浙江省铅酸蓄电池加工、组装和回收企业名单公告》。
省环保厅一位工作人员说,在报上登公告,不过一天时间,而在门户网站公布,可以一直“挂”在网上,便于公众查找、监督。
这份名单包括浙江各地2010年以来排查出的铅蓄电池生产、组装和回收企业,其中一些是2010年已关闭的企业。记者在名单中看到,公开的项目有:企业名称、所属行政区、企业详细地址、生产状态、生产类型、2010年产量(危险废物处置量)、清洁生产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等。在生产状态一栏,分别显示“被取缔关闭”、“已停产整治”、“停产”及“在生产”等。
浙江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铅蓄电池行业专项整治,全省登记在册的273家铅蓄电池企业中,仅有16家继续生产或通过预验收进行试生产,其余257家全部停产。停产企业中,18家符合卫生防护距离的正在进行整治提升,35家企业因不符合卫生防护距离计划搬迁,204家企业拟关闭(其中165家已拆除主要生产设备,39家准备拆除)。经排查发现的不在登记范围内的41家无证无照或未经环保审批的铅蓄电池企业也已被全部关停并取缔。
位于湖州市长兴县煤山镇工业开发区的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是16家继续生产或试生产企业中规模较大的一家。据公布信息显示,2010年,这家企业危险废物处置量为1.4万吨,企业已开展清洁生产,废气、废水排放均已达标。
今年上半年,浙江路桥、德清等地发生铅蓄电池企业引发的血铅事件,严重威胁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按照国务院九部门联合环保专项行动的要求,浙江切实深入推进环保专项行动。省环保厅、发改委、经信委、监察厅等11部门配合协同,5月初至6月中旬,开展了两轮全省铅蓄电池企业大检查,对登记在册的273家企业逐家进行检查;6月中旬至7月初再次对各地铅蓄电池企业整治情况进行全面督查。
各地在排查整治过程中,严格执行环保部“六个一律”和省政府“八个一律”的整治要求,落实关、停、转等各项整治措施。
一些地方还结合实际,出台应对措施,化解整治中产生的企业债务、应收账款、合同执行和职工安置等善后问题,确保整治效果。长兴县出台关停企业补偿、企业转产奖励、引导企业资产重组和加强金融支持等方面政策措施;余姚、诸暨专门落实财政专项资金用于企业关停、企业转产政策性补偿,并帮助企业寻找适合的转产项目。
“这样彻底关掉,我们心里也放下块石头。”台州市椒江区葭芷街道马庄村一位村民说,附近的台州市台闽机电有限公司是一家规模比较大的铅蓄电池企业,今年上半年被政府取缔关闭,村民都非常支持。
台闽机电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被贴上封条,所有的生产设备已被拆除转移。企业主说,企业被关停后损失当然很大,但还是能理解。
为了巩固整治成果,防止被整治的企业“死灰复燃”,当地环保部门除了开展经常性的回访外,还通过当地报纸,将21家关停和整改的铅蓄电池企业名称、地址向社会公开,群众可以随时拨打12369电话举报、监督。
浙江省统计局最新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全省电池产业迅速“降温”。前4个月,浙江规模以上工业电池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高达45%以上,而5月开始形势急转而下,5月仅增长9.1%,到6月更是同比下降了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