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我国东南沿海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她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让世人瞩目。6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和红军挺进师,曾在这里诞生,在这里战斗过。在浙南这片热土上,至今还流传着红十三军和挺进师英烈们的悲壮事迹。
党的“八七会议”以后,浙南地区的农民武装暴动风起云涌。中共中央根据浙南革命形势的发展,决定组建浙南红军和浙南特委。1930年初夏,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和中共浙南特委在浙江南部诞生了。这支红军队伍活动在括苍山麓、东海之滨、瓯江两岸。他们的足迹遍及浙南的温州、台州、丽水和金华地区的20多个县,经历了大小百余次战斗,坚持斗争长达4年之久。红十三军在浙南的崛起,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牵制了敌人围剿中央苏区和闽浙赣根据地的部分兵力,积极有效地支持了中央苏区及其他地区的武装斗争,也在浙南人民心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为后来浙南游击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由刘英、粟裕领导创建的浙西南、浙南游击根据地,成为当时我党在南方的一个战略支撑点。1935后1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怀玉遭到敌人优势兵力围攻后失败,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以突围部队为基础,组建红军挺进师。1935年2月,红军挺进师正式成立,并在以素有“东南锁钥,入闽咽喉”之称的仙霞岭为中心的浙西南地区,建立了根据地。挺进师采取“跳进去,打出来”的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在闽浙边区先后打了大小几十仗,歼灭了一批保安团和地方武装,使得敌人惶恐不安。1935年9月至1937年9月,红军挺进师在与党的中央局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孤军奋战,打败了敌人无数次的进攻,粉碎了国民党主力部队两次大规模的“清剿”,使浙南革命根据地巍然屹立于蒋介石的老巢。
在这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红十三军、红军挺进师的指战员和根据地的广大人民一起,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红军和老百姓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前后共有六千英烈为浙南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其中,就有原浙江省委书记刘英烈士。为了纪念像刘英烈士那样的的六千浙南英烈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温州市人民政府分别于1956年、1987年在市区北面风景秀丽的瓯江江心公园兴建、扩建了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
现在的纪念馆,占地面积3190平方米,建筑面积1985平方米,整个纪念馆的建筑既庄重肃穆,又典雅秀美。一进纪念馆大门,便是一个400平方米的悼念广场。广场迎面耸立着的是两座高15米的纪念碑,右边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纪念碑”,左边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碑顶中央镶饰着闪闪发光的红五星,碑座正面的汉白玉上镌刻着毛泽东同志手书的“为国牺牲,永垂不朽”八个镀金大字。红十三军军长胡公冕将军和挺进师师长粟裕将军的部分骨灰,分别撒在碑座东西两侧汉白玉浮雕下的泥土中。纪念馆的陈列室呈“凹”字形,室内共分三个展厅,分别记述和展示了红十三军、红军挺进师指战员经历的艰难历程和牺牲烈士的英勇事迹。馆园外,还矗立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的纪念碑。
1995年1月,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被确定为国家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每年接待参观人数达1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