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晴到少云 38~28℃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国防教育网 > 国防知识  正文
国防道德情感教育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14条规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本纲要还规定:“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的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很明显,爱国主义被规定为道德范畴。同样,爱国主义也属于思想情感内容。"爱国主义……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它表现为热爱祖国的土地和人民,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热爱祖国的一切物质财富;表现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离不开公民对祖国的道德情感。对祖国有深厚的道德情感,在国防建设中,就会充满激情与力量;缺少对祖国的道德情感,就不会积极主动地支持国防建设。因此,国防教育必须把国防道德情感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国防道德情感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最主要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以“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精神支柱的教育。民族自尊、自信、自爱和自豪感是国家存在的精神支柱。有了这根支柱,不管祖国贫穷与富有、强大与衰落,都不会动摇国民对她的热爱。正如阿富汗人、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穆萨维在谈到他的家乡时所说的,即使那是一个穷国、一片没有什么资源的土地,但那还是很多有尊严的人们的家园。

  我们的国家虽然还不富有,但是,我们的先辈却给后人留下了足以引以为荣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比如,我国有占世界陆地面积十五分之一、亚洲四分之一的辽阔领土,有千姿百态自然风光,有勤劳勇敢的民众,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有让世界叹服的优秀民族传统,有为数众多的为祖国富强、民族延续而舍身奋斗的英雄人物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中华儿女树立民族自尊、自信并引以自豪的基础,也是我们热爱祖国的根基。

  第二是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的荣誉感教育。公民应该以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为最大的光荣,有了这种荣誉感,就会以无私无畏的精神奉献祖国和人民。

  我们的人民有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历史上,当祖国遭遇外来侵略时,许多优秀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安全和民族生存,即使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许多志士仁人为此留下了置地有声的豪言壮语。比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等,不仅是他们报效祖国的辉煌写照,而且已经成为鼓舞后人的名言绝句。

  我们的民众热爱祖国,祖国也不会忘记为国防安全和民族兴旺做出贡献的儿女。在祖国数千年的“青史”上,记录着优秀儿女报效祖国、热爱人民的事迹。其中既有地位显赫者的爱国事迹,也有“匹夫”们的爱国身影。在热爱祖国问题上人人平等,即使是默默无闻的底层百姓,历史也将永远记住他的作为。比如,在浩如烟海的史书中,记载过一个牛贩子爱国的事迹。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国是个小国家。鲁僖公33年,秦国数十万大军偷袭郑国,而郑国却毫无察觉。一个叫弦高的郑国牛贩子,在贩卖牛的路上听到了这个消息,他立即放下生意,想法救自己的国家。他选出12头肥牛和4张牛皮,假借国君的名义给侵略者送去,同时,派人立即通知国内。弦高犒劳秦军的行动,使秦国将领误以为郑国有了防备,就放弃偷袭郑国的计划。一个牛贩子的爱国义举,使自己的国家免遭重大劫难。弦高经商赚钱,可能家产万贯,富可敌国,但史书并不予记载,而对短短数十分钟的爱国义举,却彪炳于史册。由此不难看出我国历史对爱国者的褒扬。

  第三是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为主题的国耻教育。即,牢记历史上给祖国和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和耻辱的人物和事件,以便警示后人,以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为奇耻大辱。

  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上,有过灿烂的辉煌,也有过惨痛的屈辱;有为国捐躯的众多英雄,也有出卖祖国和民族利益的社会渣滓。历史是公正的,它一方面把保卫祖国的英雄牢牢地记载下来,供后人学习与颂扬;另一方面把损害或出卖国家利益的民族败类,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供后人斥责和唾骂。被祖国人民所不齿的卖国人物,最典型的如宋朝的秦桧,近代的慈禧太后、李鸿章,现代的汪精卫等。最有代表性的卖国群体,如抗日战争时期的“汉奸”。卖国人物的共同特点,是通过出卖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来换取一定的官职;而卖国群体的特点,则是通过出卖人格和自尊换取苟且生存。两者都是非常可卑的。他们虽然暂时获得了官职或苟延了性命,但是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耻辱,就象胎记一样,永远被烙在了身上,使他们永世不得翻身,甚至连自己的后人都会以他们为耻。

  在国耻教育中,不仅要痛斥卖国人物,更要牢记国耻事件。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太多的屈辱和创伤。这屈辱中包含着数千万同胞丢掉了性命,3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侵吞,数千亿两白银被掠夺。我们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记住近现代史上国家遭受的累累创伤,但是,却必须记住典型的国耻。如,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略北京、甲午战争、《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日本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等等。这些深深伤害中华民族自尊、严重损害中国利益的条约和事件,永远是中国的奇耻大辱,需要每一个中华子孙牢记于心。以便时时用这锥心刺股的民族伤痛提醒我们发奋保卫祖国、建设祖国。

  在我们的教育中,国耻教育是不能少的,缺少了这项教育,就可能忘记民族伤痛,就可能分不清敌友。比如,2001年秋季,一位在媒体名声大噪的青年演员,竟然在南京一家T型舞台上穿着印有日本军旗图案的服装招摇。这位受过高等教育的演员,竟然不知道日军给中国人带来的灾难,也不了解日军杀害了30万南京人。这种现象是教育的悲哀。有一句俗话说,假如你忘记了昨天揍过你的人,明天你可能还会挨他揍。为了不再挨揍,希望国人记住一点国耻。

  第四,以关注国防安全、期盼富国强兵为内容的忧患意识教育。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军事家们,一直懂得备与战、安与危、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并留下了许多名言。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司马禳苴提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唐朝的魏徵告诉李世民要"居安思危。"宋朝张商英告诉统治者:“畏危者安,畏亡者存。”在我国历史上,凡是这些思想为统治者接受并贯彻于民众之中的朝代,大都成功地保卫了领土主权,使人民得到了和平与安宁。相反,那些看不到潜在威胁,一味追求歌舞升平、安乐享受的朝代,则大都战乱频仍、危机四伏。宋朝就是典型的例子,梁启超将其社会风气概括为:“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结果如何?先遭辽族侵扰,被迫割地求和;再被金族攻破都城,皇帝当了俘虏,只剩下江南半壁河山;随着元朝的兴起,南宋又被蒙族灭亡。有人总结历史的教训时说,居安思危,国不危;安而忘危,国必危。

  历史上最惨痛的时期还是清朝末期。此时的中华帝国已经危机四伏、祸患丛生。老牌帝国主义和新崛起的帝国主义都在打中国的主意,而统治者却还在做天朝大国之梦,他们是有患而不觉,视危而不见。当帝国主义真的打来之时,却是有兵不能战,有国而无防。对国人封闭的大门,被侵略者轻轻一捅便破损不堪。随之而来的是侵略者蜂拥而至,给中国带来了百年战乱。

  在今天的和平环境下,应该记取历史的教训。居安而思危,不忘历史的伤痛,在和平生产与享受安宁生活的同时,关注潜在的危险,了解世界局势和外部威胁。在广大人民的意识中,不忘战争的威胁,时时关注国防。有了这种忧患意识,人民就能自觉关心和支持国防建设。有广大人民关心和支持国防建设,即使遇到外来威胁,国家的领土主权也能够得到保卫,人民的幸福生活仍能够延续。

分享到 转播到浙江微博浙江微博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开心网 开心网 人人网 人人网 推荐到豆瓣 豆瓣 搜狐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组织机构 更多...
主 任:
副主任:

李 强(省委副书记)
葛慧君 (省委常委、副省长、省委宣传部部长)
徐宏俊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陈加元(副省长)
斯鑫良(省政协副主席)
马家利(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国防法规 更多...
·浙江省国防教育条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的决定
·退役士兵安置政策100问
·退役士兵安置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史海钩沉 更多...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已取得...
·沿着复兴之路奋勇前进--纪念辛亥革...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举行 胡锦...
·中国军史独特文化现象:无湘不成解...
·谁协助斯诺完成《西行漫记》的采访?
·亲历者回忆揭开日本侵华开拓团历史...
 国防文苑 更多...
·古贤立德育后人
·致解放军叔叔的一封信
·守卫国家的力量
·小岛卫士
·守卫在海疆
·东方那一抹鲜红
·心中永远的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