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8月15日讯(记者 李倩)徜徉在绿海的怀抱中,呼吸着清新空气,在亭台长廊的村公园里休闲小憩,在绿树成荫的村道上散步……近日,记者跟随省生态文明督察组来到绍兴、湖州两地的乡村看到,如此诗意的乡村栖居生活正变为现实。
“门前有条小河在缓缓地流淌,一朵浪花一团波光……流淌着担山的美丽风光。”上虞西部乡村担山村的村歌,唱出了他们美丽的生态河。从小在担山村长大的村干部孟立峰,说起村里的环境变化总是透着自豪:“以前的河水很脏、漂着垃圾,河道两边杂草丛生,也没有护栏。”这两年,村里引入园林公司,不仅定时对河道保洁,还种起大片树林,村里一下子变绿了。
在农村,禽畜养殖污染曾是老大难问题。然而去年出栏量达到12000头的绍兴大自然农业发展公司却骄傲地宣称:“我们已经实现了养殖废弃物的零排放!”走进养猪场,猪舍里排放出来的猪粪,先被引入300平方米的猪粪处理站,通过固液分离的设备,沼液上山还林,储存在山顶的储液池,并且定期通过喷洒系统浇灌果树林;沼气起初只用来照明,后通过沼气发电,一年节省近40万元成本。
而地处河道上游的湖州小山村太平桥村,以前常常因为村民随意向河里倾倒垃圾,跟下游村庄发生矛盾。现在村里75%的农户家里都已经接上了污水管网,村里还建起了“户集、村收、乡镇运、区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置网络。“这次生态环境改造,总共投入了330万元。”村支书方根发说,“我们村是偏远的山村,交通不便,集体经济也比较薄弱。”“那环境整治的钱从哪来呢?”记者发问。一旁的湖州市环保局副局长李世华说道,“去年太平桥村拿到了国家级中央连片整治项目资金100万元,村里出了80万元,其他主要靠政府的环境整治拨款。”
“这些污水处理设备后期的维护费用,村里能负担吗?”记者追问。方根发并不担心:“村里有个集体林场,一年的稳定收入就有10万元,设备每年的维护费是5万元左右,肯定是够了。”
尽管眼前的变化令人欣喜,但督查组的专家们依然清醒地指出:绍兴、湖州等地的乡镇工业发达,绿色转型不是一蹴而就,依然需要强势推进。在化工产业曾经占据工业经济半壁江山的上虞,“十一五”期间,已累计否决160余个重污染项目落户,淘汰改造“三高一低”等重污染项目100余个,万元产值排水量和COD(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分别下降40.6%和64%。但是记者调查后发现,印染、化工等重污染行业的主导地位依然未发生质的改变,“染缸”、“酒缸”、“酱缸”依然是威胁生态环境的“三大缸”,更令人担心的是,七成污染企业并不集聚在工业园区,而是分布在各个乡镇,这给监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值得庆幸的是,在湖州、绍兴,“宁可减少GDP,也要降低COD!”已成为两地决策者的普遍共识。带着壮士断腕的决心,这些地方的绿色转型已经悄然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