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浙江破“三荒”不走回头路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电荒!人荒!钱荒! 今年,当“三荒”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瓶颈的时候,人们也不免为浙江捏着一把汗。

  然而,最新出炉的数据,让人们长吁一口气。浙江省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率先突围的浙江,经济质量进一步好转:今年上半年,该省亏损的工业企业在逐月减少,到6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4673家,比一季度减少1600余家,亏损面降至14.6%。其中亏损率最高的小型企业较2010年同期和一季度均有所下降。

  这组数据是浙江在要素资源制约加剧、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叠加影响下取得的,显得尤其可贵。

  困局:“三荒”齐驱袭浙江 

  今年开年伊始,“三荒”便犹如“紧箍咒”一般,让浙江不少民营企业主头痛不已。

  电荒首先发难。“‘开三限一’、‘开五停二’,生产节奏完全被打乱,合同完不成,开工不足工资还得照付……”望着静悄悄的厂区,宁波永正精密箔材有限责任公司设备部部长崔国明显得焦虑又无奈。

  浙江“电荒”,与其传统的工业结构有关:改革开放以来,本身能源紧缺的浙江,依靠块状经济的发展,走出了腾飞的第一步。绍兴的纺织业、余姚的塑料业、慈溪的小家电、永康的小五金……大大小小块状经济构成了浙江民营经济的主力,轻工业、小五金成为浙江工业产业的根本。要发展轻工业,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能源。

  而浙江又处于能源凹地:全省陆域尚未勘探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煤炭资源接近枯竭。《2009浙江省能源与利用状况》显示,能源消费总量的95%以上依靠外省调入和进口。

  浙江的区位,让能源“调”和“进”困难重重:浙江处于电煤运输、西气东送等能源输送线的末端,运输来源的单一,使得价格是否合理,途径是否安全,供应是否充分,浙江都不拥有话语权。从煤炭产地运至浙江,中间物流环节的运输费用能占到煤价的28%左右。

  外购电模式,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三峡电及江苏、安徽、福建、四川等地的外购电占了浙江用电的1/4。随着各省经济快速发展,对用电需求量的增加,趋紧的电力直接影响浙江外购电的数量与来源。

  此外,浙江出于对长远发展的考虑,毅然决然关停了一些小火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电荒”。

  缺电之外,第二大问题是用人趋紧,尤其是熟练技工。“普通操作工月薪3000元,熟练的电焊工年薪七八万,就这样的薪水还招不到几个满意的。”杭州萧山一家钢结构厂老板赵先生无奈地感叹,“找个好的电焊工比找研究生还难!”据了解,随着产业梯度转移、东部城市生活成本上升、就业迁徙费用增加,中西部的农民变得“不爱出门”。

  “三荒”之中,“钱荒”对浙江活跃的民营经济来说,影响更大。今年为了抑制通胀,实行货币紧缩政策,一月一提准,隔月一加息,很多中小企业的资金链一下子吃紧。

  在绍兴、温州等地,中小企业排队“等贷”的现象并不少见。“即使贷到款,成本也高不可借。”萧山一家汽车配件厂老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银行往往实行基准利率上浮30%—50%的政策,加上存款回报、搭购相关理财产品、支付财务中介费用等,实际的贷款成本接近银行基准利率的两倍。

  随着“钱荒”加剧,民间借贷利率也水涨船高。据温州市发改委公布的数据,当地民间借贷平均利率已在24%以上,甚至有些短期融资年利息高达50%—60%。

  当原材料、劳动力、用电用地等要素叠加推高企业运营成本,那么,钱荒,对企业的重压就显得更为致命……

  与此同时,一种更深的忧患正浮出水面——如果“饥荒”一直持续,工业小企业的利润将越来越薄,企业主或丧失信心选择逃离实体经济,转入金融投资和投机,进而吹涨资本泡沫;实体企业一旦减少,势必造成大量人口失业,引发社会动荡。

  民营企业占据全省经济半壁江山、60%就业人口、四成税收,可以说,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解决就业的主渠道、社会和谐的稳定器。

  这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浙江至关重要!

  应对:各界协力破“三荒”

  困境之下,浙江经济何去何从?

  是为了保住GDP增长而暂时放缓转型升级步伐,还是立足长远咬定转型升级?“复原传统增长方式,即使暂时保住了经济指标,今后仍然绕不开发展难关。困境中更要咬定转型升级,坚持标本兼治,保稳促调。”不因“三荒”重走回头路,省委书记赵洪祝、省长吕祖善这样强调。

  转变资源窘境,根本之路在于转型升级,改变粗放经营模式,实现产业调整。

  在绍兴,传统的纺织业“变脸”了。正视“一流设备、二流技术、三流价格”的短腿,多家企业联合成立了纺织研究院实施科研攻关;规模纺织企业纷纷聘请海外雇员,在意大利、美国、英国等全球时尚中心成立设计中心,向设计、营销这条国际产业分工的“微笑曲线”的两端升级,推动简单集聚的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化。

  “低小散”转向“高新尖”,让企业实力大增。浙江富沃德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的“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采用国际电梯曳引技术最先进的驱动方式,效率高、能耗低、绿色环保。浙江杭叉工程机械集团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机动叉车出口量居全国第一。

  缺电背后是缺能源。浙江把未来的目光投向新能源产业。

  在政府强力推动下,浙江已经成为我国光伏产业大省。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首推薄膜电池生产线,标志着我国太阳能电池生产迈入“薄膜时代”;国内首个屋顶大型光伏电站系统也在浙江投入运营。

  台州温岭东海塘围垦区漫长的海岸线上,20多台白色的巨型风力发电机一线排开,在海风的吹拂下轻轻转动。东海塘风电场首批安装的20台风电机单机容量2兆瓦,是目前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风力发电机。自去年2月投运发电以来,平均每天发电量保持在20万千瓦时,一年发电7000多万千瓦时,可供4万多户家庭用电。

  投入运营的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900千瓦,是世界第三大潮汐能双向发电站。这座电站建成投入运行以来,利用潮汐能已发电1.6亿多千瓦时,成为我国利用海洋新能源的典范。目前,浙江省已建、在建风电总装机容量为28.56万千瓦。下一步,浙江将划分杭州湾海域、舟山东部海域、宁波象山海域、台州海域以及温州海域5个百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至2020年,浙江省陆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将达8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400万千瓦。

  随着人口红利时代的过去,未来的“人荒”有可能加剧。“留住人,就是留住春天。”在“拴心、留人”方面,浙江走在了全国前列:推广“和谐企业”建设,把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工资收入、集体合同等职工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设置为创建的最大权重,职工满意度测评在85分以下的企业,不得审报和谐企业。有了和谐企业这块“金字招牌”,无论是政府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还是税收、资金贷款、能源利用、规划用地等优惠政策,都能享受,越来越多的浙江企业加入了“和谐”创建。

  在浙江,农民工处处有“娘舅”。“娘舅”就是当地的工会组织。各级工会一方面积极促进基本劳动标准的落实,保障职工的收入、劳动安全等基本权利;另一方面通过开展集体协商等方式,努力使广大职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目前,全省已形成了“企业协商谈增长、行业协商谈标准、区域协商谈底线”的工资协商模式,覆盖企业15.46万家,惠及职工852.76万人。工会还积极倡导企业“不但要留住农民工的人,更要留住他们的心。”很多企业以“强化职工生活后勤保障、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为载体,积极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稳定农民工队伍,如改善职工就餐条件、居住和文体设施条件,完善职工体检和疗休养制度……

  破“钱荒”,浙江推出多种金融创新: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近年来,浙江以阿里巴巴、网盛生意宝等电子商务企业与银行合作,推出了第三方网络融资服务平台。   

  中小企业财务不透明,信息不公开,对它的信用等级无法判断好坏,银行很难放出贷款。浙江的网络贷款模式,银行依托阿里巴巴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利用网商的线上信用行为数据为中小企业提供低门槛的融资服务,此举为银行、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中小企业带来“三方共赢”:中小企业获得了融资;电子商务平台提供更多增值服务;银行通过金融产品创新,挖掘新的商机。中小企业网络融资服务平台从2月28日开始运作,已累计为2200多户中小企业发放贷款57亿元,预计到年底可为全省中小企业网络贷款融资400亿元。

  经济活跃的温州市有6000亿元民间财力,广大中小企业却为缺乏发展资金而苦恼。多家小额贷款公司相继挂牌,这一新型金融机构直接对接贷出的6000亿元民间资金,对一些缺乏抵押、又急需资金的“三农”和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同时,温州通过政策创新,让股权可以质押、集体土地厂房可抵押贷款、在建工程可抵押贷款和抵押房产可转移抵押,为缓解融资难提供了新的路径;温州市各家银行积极为中小企业“量体裁衣”,定制各种扶持性的贷款产品。针对一些新创办、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无法提供抵押物权属证书、互保能力差等“贷款难”的问题,工行温州分行实行担保“承诺抵押”,允许企业以应收款、信用等作抵押物,给予“助业贷款”扶持,大大解决了这类中小企业的“抵押难”。

  展望:破“三荒”还需一盘棋

  尽管浙江破“三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长远看,解决好这些问题,还需统筹考虑。

  这几年,浙江一直在尝试产业调整。2005年,浙江二、三产业占比为53.4%与39.9%,2010年,这一比例成为51.6%与43.5%。与此相对应的,2005年6月,浙江省用电量二产占比为80.67%,三产为9.47%。到2010年6月,二产降至76.86%,三产提升到10.54%。浙江的产业结构转变已初见成效。

  但产业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过去多年,浙江的传统企业长期处于制造业低端,近几年政府设法引导企业向高端转型。但产品转向高端却遇到世界经济不景气、外需市场萎靡,加之技术改造、设备投资费用不菲,一旦失败,企业将面临灭顶之灾。“像我们这样的年销售1000多万元的企业,要转型升级,新产品在哪里,新技术在哪里?万一投不好,多年的积累就全打了水漂。”温岭一家化工企业的老板坦言。

  犹豫、彷徨,必定让转型升级步履沉滞。省发改委一位领导告诉记者:“就目前总体情况看,转型升级带来的节能降耗效果,与预期还有差距……”专家认为,根据浙江的发展走势,未来几年内,浙江的电力负荷每年都要增加500万千瓦左右,“电荒”的帽子,一时无法摘除。

  这是对满怀信心的浙江的一大打击。多年的积累,浙江企业拥有比较完善的产业基础和国内外市场。在遭受前几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后,浙江的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大量订单重新飞来,企业急于弥补损失,谋求更大发展。但能源动力不足,却让很多企业家扼腕长叹……

  困局中,浙江也在思索:

  在全国一刀切的节能减排指标盘子中,先发展起来的浙江作出巨大牺牲,自我关闭了大批小火电。现在浙江缺电,西北地区能源过剩却消纳能力不足,这一对矛盾,从何解决?在国家一盘棋的能源调配中,能否为浙江提供更多的用电保证?

  浙江作为全国经济最活跃地区,民间资本充裕,金融管制使得民间资金与产业经济无法对接;由此形成的地下金融,不仅难管,更抬高了企业成本。能否把金融创新的口子再开大一点,放宽金融管制,让民间金融阳光化,让草根金融支持草根企业…… 

  浙江破“三荒”,不走回头路,意在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持续发展。

分享到 转播到浙江微博浙江微博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开心网 开心网 人人网 人人网 推荐到豆瓣 豆瓣 搜狐微博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浙江新闻-每日关注】杭州: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将点名通报-浙江新闻

小伙遇车祸遭拦腰碾压
世界500强高级女白领被迫请假照顾双胞胎女儿
23天里1家法院受理31件危险驾驶案 9种醉驾要加刑
杭黄铁路工程获批 2018年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黄山
浙江新增5例H7N9禽流感病例 杭州活禽交易全部暂停
行人擅闯机场快速路被撞后遭反复碾压 责任怎么判?
"单独"二孩准生证起码要7种证明 最快节后申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