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16日讯
“最近,总是有三三两两的摄影师来这里拍照。”78岁的姚荣发习惯地坐在天井的躺椅上,和路过的陌生人打打招呼,然后拉上他们聊天。他说,三四十年了,好久没有人来过了,最近人倒是忽然多起来了,都是扛着大照相机的。
姚大爷觉得很新鲜,比他更新鲜的是纷至沓来的摄友们,他们发现杭城西郊居然还有着这么一个原生态的古村落,无论是那石头垒砌的断垣残壁,还是那动辄几十米高郁郁葱葱的大树,甚至是村里似闲庭漫步般的一条老狗,都足以让他们新鲜和兴奋……
古村里,有个老人每天等着和人聊天
这个在摄友眼里不知名的古村落,其实是有名字的,当地人把它称作“空壳村”,位于中泰乡九峰村九曲岭的半山腰。
昨天,记者和几个摄友来到这里,探访这个带着些许神秘感的古村落。
爬了100多米的山路,当看到四五棵足足有三十米高的银杏树,听见一阵犬吠声时,摄友老胡说,“到了”。
灌木和杂草的深处是很多石头垒砌起来的民房,有大半已经是断垣残壁,偶尔倒塌的几处石壁边上几棵桃树长得正旺。
村子很大,绕一圈一个小时是要的,不过基本见不到人,摄友老胡说,应该还是有七八个人住在村子里的,兴许能遇上。
正说着,我们就在一处天井里,看到了躺椅上假寐的姚大爷,还真有人哦!
“你们来拍照吗?”还是姚大爷先和我们打招呼,“这里地方好啊,水清,空气好,而且凉快。”
偌大的一个空村落,能见到居民当然很高兴,而姚大爷更高兴,拉着我们聊天,聊他的过去,聊他现在的生活,好多年没有人上来了,见到人怎么不激动呢?所以,姚荣发一说就说了一个钟头。
我们也乐意听,听他讲“空壳村”的前身今世。
一村只剩七八人,所以叫“空壳村”
姚荣发说,这个自然村自古就有了,能找到说法的是明清。据姚荣发说,他祖宗“姚十万”是明代有名的望族,不但这村子是他的,产业甚至能涵盖临安青山湖一带。
在姚荣发小时候,这里还是很人丁兴旺,大约有百来户人家,五六百人;一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进村烧了不少房子才开始没落;再后来,村里人觉得住在半山腰实在不方便,于是开始陆续往山脚下搬,到上世纪80年代,大部分人都搬走了;现在,整个村大约留下的只有七八个人,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
比较特殊的是村里的建筑,几乎都是用大大小小石头垒砌而成的。人去村空,已经下山的村民,慢慢用“空壳村”,来称谓这个曾经繁华的村落。
说话间,姚荣发的侄儿侄媳还有上小学的侄外孙都围了过来,算上他们一家,半个村的人到齐了。
姚荣发是这里住最久的村民,而年纪最大的要数80多岁的丁老汉了,住在九曲岭上2号民房的丁祖年,也经常拿着饭碗向前来探幽的介绍村子的历史,他也特喜欢拉人聊上半天。
除了这七八个人家,其他房子都是废弃了的,自然也不会有人来住。人都去哪里了呢?都在搬到了山下,现在中泰乡南峰村的很多居民都是从“空壳村”搬下来的。
不愿意离开,因为这里的风水养人
姚荣发从小就住在“空壳村”里,上世纪60年代支援边疆建设去了宁夏。在外奔波了20多年后回到老家,前些年老伴去世了,就一个人住在老宅子里。
儿子儿媳让他搬下山去住,可他就是不愿意,为什么不愿意,舍不得这水、这山、还有这里的空气。
姚荣发说“空壳村”养人,尤其是水,他家后院有一口泉眼,一年四季水都是从这里打的,又清又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山下的自来水怎么和泉水比,就冲这一点,他也不愿意搬。
倒不是吹,78岁的姚荣发看上去精神奕奕,说他60多岁一点都不夸张,身子笔直说话洪亮,种菜、打水、砍柴、烧饭样样自己来,毫不含糊。
“这两天天多热,可我这里凉快,晚上还要盖毛毯,不盖还有点凉呢!”
什么都好,自然舍不得搬了,就是寂寞点,没什么人好说话,不过随着最近上山来拍照的人多起来,姚荣发倒成了讲解员,日子丰富了不少。
山村民居,以后会让更多的城里人参观
夕阳西下、炊烟缭绕;老牛缓步、牧童晚归……这等原始的山村风貌很少能再见到了。
摄友老胡说,吸引他们一再到来的除了环境、建筑,更主要的是这个村子能折射出一种社会变迁的过程,有很多村民的生活痕迹遗留在这里。
“看到那边插着的长竹竿了么,上面为什么套个玻璃瓶上去呢?”老胡说,这是防老鹰的,村民养着鸡,而山里有老鹰,因为光线会打到玻璃瓶上反射出去,老鹰就会先看到玻璃瓶,等它飞过去看到瓶子上映着自己,就会被吓跑,这样鸡就不会被叼走了……
每个摄友,都能在这里找到很多灵感,找到很多在城市里看不到的精彩瞬间。
古村落并不少见,但杭州城西近郊有这么一个有特点的古村落却很难得,所以当一些摄友把照片放在摄影论坛里分享的时候,马上吸引了很多游客,特别是摄影爱好者前往探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