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16日讯
“一分钟调度,一分钟出车,城区内一般情况下10分钟到达现场,最长不超过15分钟。”
这是宁波市急救中心提出的服务承诺。
然而在城郊和偏远一些的山区,“120”急救车常常被指责“动作太慢”。
如果说考虑到地方偏僻,“慢点儿”勉强也算有情可原,可如果拨打了120,却被告知“无车可派”,那就让人恼火了。
昨天,鄞州邱隘的一名市民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夜间叫急救车,居然被告知“无车可派”,要“等一等”。
是接线员个人工作失职,还是确实无车可派?
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住院医师晋职前或需到急救中心服务3至6个月
人手不够限制了急救车的全天候运转,也限制了医疗急救点的拓展。
按照《关于加强宁波市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实施意见》规定,城区每5公里至8公里设置一个急救点。
这样算,急救医生的缺口就更大了。
记者了解到,为暂缓人手紧缺局面,市区不少医院已分批派出住院医师前往急救中心轮岗。
有一名业内人士曾建议,将全市的住院医师作为急救“后援团”,既可缓解急救人手紧缺,又可增强医生的业务能力。
而卫生系统的一名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宁波市卫生局正在酝酿一项规定,将院前急救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一项内容,要求每位住院医师晋职前到急救中心服务3个月至6个月。
届时,或可缓解急救医生不足的情况。
有车无医生,急救医生严重不足
“急救站点少的根本原因还是车辆和医生紧缺,照国家卫生部的要求,每5万人口配备1辆救护车,鄞州急救中心现有车辆还差了一半。”这名工作人员说。
按照规定,每辆救护车要配备一名司机和一名急救医生。
相比于车辆,急救医生的紧缺情况更为严重。
“各个分站都是24小时值班,白天晚上1个人,这种工作强度很多人无法接受。”这名工作人员说,急救医生待遇低,劳动强度大,心理压力大,晋升空间小,流失情况严重,而且很难招聘到。
以宁波市急救中心为例,他们负责海曙、江东、江北和高新区的190万人口的院前急救任务,按规定,应该配备38辆救护车和38名急救医生。
目前,宁波急救中心已配备了32辆救护车,33名司机,而急救医生却只有23名,导致24小时运转的救护车只有9辆,出现了“车等人”的现象。
5个急救站承担1400平方公里区域急救任务
数量不足,就得靠调度。
“一般来说,如果车辆外出,调度人员都会调派其他分站的急救车赶往,但由于路程远,花费的时间也要多些。”这名工作人员说。
然而,鄞州目前只有5个急救站,分别为:位于鄞州中心区的鄞州中心站,位于泰安西路168号的明州站,位于鄞江镇小溪路的鄞江站,位于咸祥镇咸兴路的咸祥站,位于西乡集仕港镇十字西路的集仕港。
区区5个急救站,六七辆车,要负责鄞州这1380.54平方公里区域内的急救任务,有时救援时间就会偏慢,甚至还会延误急救。
记者了解到,此前鄞州集士港的一位老太太因为摔跤后疼痛,一下吃了大量安眠药。家属拨打求救电话后,急救车花了半个多小时才赶到现场。
虽然最后老太太的命保住了,但家属对“120”的救援速度十分不满。
可医生、护士也觉得憋屈。
因为集士港距急救站比较远,虽然接到电话后就立刻调派出了救护车,可十几分钟内根本赶不到。
90万人口,只有六七辆救护车待命
“观后感”事后对宁波市区和鄞州区的急救中心做了进一步了解,并发现了一个问题。
宁波市区值夜班的急救车有好几辆,而鄞州区的值班车辆正如接线员所说只有1辆。而鄞州区急救中心管辖范围很广,包括东吴、邱隘、五乡、东钱湖、下应、横溪、长丰及钟公庙等地。
鄞州区有近90万人口,照此说来,岂不是90万人夜间只能指望这一辆救护车救急?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上了宁波市鄞州急救中心。
“这位家属所反映的情况,应该是指鄞州中心站夜间值班只有1辆。“急救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这名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目前鄞州区急救中心共有10辆急救车,白天有7辆救护车待命,而晚上有6辆救护车待命,分别为:鄞州中心站1辆,明州站2辆,集士港站1辆,咸祥站1辆,鄞江站1辆。
然而,按照卫生部的要求,每5万人口需配备一辆救护车,鄞州至少需要18辆救护车随时待命。
以这个标准来衡量,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鄞州都还差得远了。
夜间打120求救,被告知无车可派
发帖抱怨的市民网名叫“观后感”。
他说,前些日子,晚上10点左右,因家人病情需要,他拨打了鄞州急救中心电话叫救护车。
电话拨通后,接线员却告诉他“晚上只有1辆急救车值班,而且正在外出,还要再等一等”。
“叫120也要排队等?能等还用得着打120吗?”“观后感”说,人命攸关,接线员的这种答复让人难以接受。
无奈之下,他只好赶紧联系他人帮忙送家人去医院。
但由于延误了救治时机,家人的病情加重,至今仍在医院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