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下午,50多岁的谭女士在燕之屋莫干山路店喝下了一碗血燕燕窝,这是她近两年来的一个养生习惯,每周抽空到燕之屋吃血燕,一个月花费1000元左右,“希望用这些钱买健康”。
然而,就在15日上午,浙江省工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省工商机关开展的血燕产品专项清查行动的检测结果。结果显示,被抽查的血燕亚硝酸盐含量100%超标,最高的超标350倍,亚硝酸盐含量高达11000毫克/千克。
涉及问题血燕数量比较大、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企业中不乏知名品牌,谭女士所信赖的燕之屋,连同李宝赢堂、浙江英特药业有限公司均榜上有名。
15日,记者走访杭州燕窝市场发现,一夜之间,血燕干货已在杭州销声匿迹,燕之屋昨天仍在销售成品血燕。
李宝赢堂、燕之屋、英特药业昨被点名
问题血燕亚硝酸盐含量最高超标350倍
厦门市双丹马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省40余家“燕之屋”加盟店
供货
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1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浙江市面上的血燕,亚硝酸盐的含量普遍严重超标。7月13日到15日,浙江工商对全省260多家销售血燕的门店进行检查,抽检血燕20万克,约3万多盏,结果显示,被抽查的血燕亚硝酸盐含量100%超标,平均亚硝酸盐含量达4400毫克/千克。
其中,标称广东鹰皇参茸制品有限公司的“鹰皇”牌血燕;厦门市丝浓食品有限公司的“燕之屋”牌血燕;广州同康药业有限公司的“正基”牌血燕;北京庆和堂参茸有限公司的“庆和堂”牌等11批次的血燕产品检出的亚硝酸盐含量最高均超过10000毫克/千克,超标350倍。
经初步调查,此次抽检的问题血燕主要源于马来西亚,通过厦门市双丹马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佛山市合盈药业有限公司、广州龙标心燕食品有限公司,四川省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医药分公司、香港康泰堂药业有限公司等大供货商的渠道进入浙江省市场,之后通过浙江一些企业的销售,进入老百姓手中。在这些浙江企业中,不乏老百姓熟知的知名品牌
所检出的亚硝酸盐含量平均达到4800毫克/千克,最高达到7600毫克/千克。
所检出的血燕亚硝酸盐平均达到4818毫克/千克,最高达到10000毫克/千克。
广东佛山市合盈药业有限公司
杭州李宝赢堂保健品有限公司等
供货
浙江汉方药业有限公司
浙江英特药业有限公司
供货
所检出的亚硝酸盐含量平均达到4316毫克/千克,最高达到7000毫克/千克。
广州龙标心燕食品有限公司
四川省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医药分公司
香港康泰堂药业有限公司
供货
吃3—5克问题血燕
亚硝酸盐摄入量达到中毒剂量
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亚硝酸盐成为最刺眼的一个名词。
对这一化学名词,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致癌物质”,这一科普意识来源于对一些腌制产品的了解。国家强制性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严格限制添加亚硝酸盐,仅允许生产腌熏肉等制品有微量残留,限量为30毫克/千克,最高熏制火腿残留量不得超过70毫克/千克。
发布会现场播放的一段视频录像里,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专家表示:“如果你经常吃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的食品,肯定会对身体造成危害,但这个危害不是一两天就出来的,它是长时间慢慢作用的,它主要的危害还是长期积累,导致对细胞基因的破坏,导致癌变,这是最主要的。”
事实上,除了致癌,亚硝酸盐还可能导致人体中毒死亡。
因为亚硝酸盐中毒的病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许国根碰到过不少,绝大部分是因为大量食用腌菜出现了急性中毒症状。许国根解释说,亚硝酸盐主要影响血红蛋白的携氧功能,引起机体缺氧,如大脑缺氧和重要脏器缺氧,出现中毒症状。
一般来说,健康人群体内超过40%的血红蛋白失去携氧功能,就会出现中毒症状,但老年人、儿童、慢性气管炎病人、冠心病患者等特殊群体,体内5%—10%的血红蛋白失去携氧功能,就容易出现中毒。
轻度中毒症状为头晕、气急,之后会出现烦躁、嘴唇青紫等表现,重度表现则为昏迷,全身青紫。
浙医一院的专家透露:“我们所说的中毒剂量,一般是0.03克到1.5克,一般人群如果摄入3克,那就可能是致死剂量了。”
以“燕之屋”一款亚硝酸盐含量10000毫克/千克的问题血燕计算,每克血燕的亚硝酸盐含量为0.01克/克,很多人吃燕窝的习惯是,每次炖3—5克食用,这样换算下来,吃一顿燕窝所摄入的亚硝酸盐含量为0.03—0.05克,达到了浙医一院专家所说的中毒剂量的最下限。
血燕制假视频
请扫描二维码观看
李宝赢堂的“燕窝庄”血燕下架
省工商局提供的马来西亚血燕制假流程视频截图 鸟粪池
很多孕妇偏爱吃血燕
认为血燕比白燕更补血
“血燕的红是一个传说”
最近几年,一个流行趋势是,孕妇开始吃燕窝养胎,包括张柏芝、黎姿、蔡少芬等明星妈妈,养胎食物中燕窝必不可少。而在杭州,不少孕妇指明要吃血燕,在她们的观念里,比白燕市场价高出不少的血燕,不但能补血,营养价值也更高。
白领林玲(化名)当初就是抱着“贵总有贵的道理”这一想法,吃血燕安胎。
林玲最初听说血燕,还是被略带神秘色彩的传说所吸引。她回忆说,传闻血燕是金丝燕吐血而成的,燕子吐血造窝,用鲜血染红了燕盏,形成了血燕,因此,血燕不但比白燕补血,营养价值也更高。
林玲从怀孕三个月时开始吃血燕,每周一至两次,一直吃到分娩,共花费了一万多元。她本想着孕期吃燕窝,也能和明星妈妈们一样生下一个皮肤白皙的宝宝,但事与愿违,宝宝的皮肤很黑,宝宝外婆甚至一度怀疑是林玲吃的血燕有问题,把宝宝皮肤“染黑”了。
之后,有关血燕的传言四起。林玲说,起初有人告诉她,血燕并非传说中的燕子咯血而成,而是生长在石洞里,受细菌感染变成了红色,后来,又有传闻说市场上的血燕很多都是染色而成,亚硝酸盐指标很高。
林玲坦言很后悔吃了血燕保胎,“本来就是冲着营养价值高才花了更多钱买血燕,非但没达到初衷,亚硝酸盐还可能危害了肚子里的宝宝,真的很懊恼。”
在杭州不少知名论坛和妈妈群里,血燕一直是讨论热点,在杭州19楼论坛的准妈妈论坛里输入“血燕”二字,共跳出201条查询结果,大部分是准妈妈发帖咨询如何吃血燕安胎,也有不少是询问该吃白燕还是血燕,在跟帖回复中,建议食用血燕的理由很有普遍性:血燕比较好,尤其对孕妇和胎儿,血燕中含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都要多于白燕。
“血燕的红是一个传说”
对于坊间的种种血燕传言,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做了一系列解读。
“金丝燕怎么会吐血呢?血燕的红是一个传说。”郑宇民说,血燕的红其实不是血染而成,因为是“非标”产品,经销商可以任意解释。
有经销商说,金丝燕筑巢于山洞的岩壁上,岩壁内部的矿物质透过燕窝与岩壁的接触面或经岩壁的滴水,慢慢渗透到燕窝内,其中铁元素占多数的时候便会呈现出部分不规则的、晕染状的铁锈红色,称之为血燕。
也有人说,血燕是因为某些燕屋特殊的温度、湿度造成的。
“如果是岩壁矿物质渗透造成的,那么燕屋就不可能产生血燕。有人认为血燕是‘非标’产品,就可以不遵守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这完全是在偷换概念。不管是什么产品,都要遵守基本的食品安全标准。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对亚硝酸盐的含量都是有标准的。马来西亚对燕窝亚硝酸盐含量的最新标准是不得超过30毫克/千克。”郑宇民强调,这些标准针对的都是干盏燕窝,而不是浸泡过的。
马来西亚燕窝经销商从不吃血燕
发布会现场播放的一段录像里,一位马来西亚燕窝经营业内人士透露,血燕造假已成为业内的潜规则。
该业内人士说,业界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屋燕只有白色,但也有少部分人说,有其他颜色,但是持后者观点的人,一般不愿意公开白色为什么会变成红色。有猜测说,他们可能在木板里放了一些化学药物,慢慢氧化变成红色,这个是基本的做法。到了中国,红色燕窝就被说成了天然的,开始加盟者不知情,假的当成真。后来知道了,也没人提出异议。这个现象在业界存在了几十年。
而在浙江工商对血燕的案件调查中,一些当事人也披露了血燕造假的事实。
一位燕窝经营企业的负责人说:“做红燕的人也是用山洞的原理来做,他砌了一个房间,就拿山洞的鸟粪放到房间里,盖在那边两个星期,它就红了。在雅加达,下面是草,上面放鸟粪,鸟粪上面放燕窝,那边天气热,一个星期就红了。红燕那边也有,西马有两间工厂,是拿来染色的,被政府抓到,用颜色来染的,政府把它关掉了。他是用染布的染料来染的,颜色很漂亮,很均匀。(血燕比白燕营养价值高吗?)不会,不可能的。血燕就是迎合消费者的心理,以形补形,以红补红,以为血燕是补血的。卖白燕就有佣金,卖血燕就没有佣金,但是还是红燕好卖。”
众所周知,在中国,血燕的价格昂贵,往往几倍于白燕。
对此,马来西亚的燕窝经销商透露,在马来西亚,血燕的价格比白燕低,而且很多燕窝经销商是从来不吃血燕的。
白燕
白燕放在发酵鸟粪池中
变成红色血燕
燕之屋血燕昨天下架
谁导演了“坑爹”的“血燕澄清发布会”
郑宇民怒斥:“如果他是真局长,那我就是假局长”
事实上,有关血燕之争并非从昨天开始。
今年,马来西亚国内的一些业内权威人士陆续对血燕造假问题予以揭露:
马来西亚农业及农基工业副部长蔡智勇在《星洲日报》中指出,市场上根本没有血燕窝,所谓血燕窝多数都是色素染制。
马来西亚燕窝商联合会主席马兴松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披露,不良商家偷偷以燕子粪便,将廉价燕窝熏至血红色,当做“血燕”出售牟取暴利,而这种血燕含有超量的亚硝酸盐。大马卫生部规定的亚硝酸盐含量不能超过每公斤70毫克,不过一些“黑心燕窝”的含量超过每公斤2220毫克。
马来西亚霹雳州燕窝公会署理会长苏志雄也在《厦门商报》上揭露燕窝市场种种陷阱:燕子吐血造窝,这是一些奸商为了谋求暴利,故意捏造的谎言,市场上声称是血燕的产品,100%是假的。
然而,就在血燕之争硝烟弥漫之际,7月26日,在杭州五洋宾馆的一间会议室,却召开了一场“血燕澄清新闻发布会”。
当日,声称是马来西亚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局、马来西亚出口卫生部(出口检验局)、马来西亚燕窝出口公会等机构的相关人士在杭州举行燕窝新闻发布会,对血燕的亚硝酸盐超标问题做了所谓的“澄清”。主办方称血燕并没有造假,99%是真的,血燕的亚硝酸盐含量也完全符合标准,只要经过几个小时的浸泡和清洗,亚硝酸盐就会消失,可以放心食用。
让人回味的是,当日的澄清发布会上出现了李宝赢堂(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赢的身影,李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是为血燕“证明”而来的。
15日,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表示,据初步查证,声称由浙江省老字号企业协会邀请的马来西亚有关机构举办的燕窝新闻发布会,其主办单位有虚假。而次日相关媒体报道的新闻发布会主办方人员——马来西亚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局局长拿督珉阿膜和马来西亚出口卫生部(出口检验局)总监拿督凯孺哈兴,其身份亦涉嫌作假。
“经过调查,马来西亚根本没有这两个机构,所谓的局长拿督身份也涉嫌作假。如果他是真局长,那我就是假局长了。”郑宇民怒斥,“所谓的马来西亚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局和马来西亚出口卫生部,我对这两个机构本身就有疑问,他们说来辟谣,我认为他们是来造谣的。马来西亚的燕窝95%销往中国,中国市场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很着急,一着急就出洋相。”
而当日主办方出具的血燕检验合格报告,其实是一份关于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检测报告,检测依据的标准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5009.5-2010),检验报告里面35个项目中没有一个涉及亚硝酸盐含量。
此外,当日发布会上,主办方宣称血燕中的高浓度亚硝酸盐可以通过浸泡完全消除,省工商局昨天也予以反驳。省工商局做了实验,将一个含有1000毫克以上亚硝酸盐的血燕经过13小时浸泡后,经检测,仍含有300毫克,并不能够通过浸泡完全消除其含有亚硝酸盐。
血燕干货杭州市场销声匿迹
燕之屋还在销售成品血燕
15日下午,记者走访了杭州燕窝市场,发现血燕干货已经在杭州销声匿迹。
暗访的第一家店是河坊街的李宝赢堂。李宝赢堂内的燕窝专柜中,燕窝全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虫草参茸产品。被问及为何不见燕窝踪影时,店内工作人员的解释是,因为燕窝盘货,所以全部收了起来。记者假装购买,工作人员从后堂取出几盏白燕推销,至于正处“风口浪尖”的血燕,工作人员坚持说没货,之后拿出一瓶血燕成品,血燕成品容量200ml,价值1000元,店员说,血燕干货以后也不会有了,这瓶血燕成品也是最后一瓶。
“你为什么要坚持买血燕,肯定是吃白燕好。”三位店员反复劝说。
记者之后来到河坊街的万承志堂和乾圣元堂,店内也只有白燕销售。两家店的店员表示,上半年血燕库存销售完后就不再进货,这几年,有关血燕的传言很多,生意也受影响,原本血燕价格比白燕高出许多,但之后却下滑很快,销量也变差了。
河坊街上的方回春堂燕窝销售柜台内同样找不到血燕身影,两位工作人员听到记者要购买血燕后,反应不一。一位店员劝说:“你如果要送孕妇,肯定要买白燕,现在血燕造假很多,要吃出问题的。”另一位店员随即和同伴低语:“今天已经有两拨人来问血燕的事了,估计都是媒体的,看这个人也不像来买燕窝的,不用多说了。”
浙江英特药业天目山路店,店里的燕窝柜台同样换上了参茸产品。工作人员表示,燕窝早前全部下架了,原因不明。
在燕之屋莫干山路店,血燕同样已经下柜。店内领班是位年轻姑娘,拒绝透露个人姓名。
“十多天前店里的血燕干货已经下架了。”
“工商什么时候来查的?一个多月前吧,当时查完我们的血燕就下架了。”
关于两个问题引发的血燕下架时间冲突,年轻姑娘最后不置可否。
燕之屋有堂吃燕窝的服务,店铺柜台上竖立着“办卡吃燕窝”的招牌,“尊宠体验四盅卡”目录显示,每盅小份官燕的价格是168元,每盅小份血燕的价格是198元,大盅官燕和大盅血燕的价格则分别为228元和268元。
采访时,内堂走出一位50多岁的消费者谭女士,得知问题血燕的事,谭女士转头询问领班:“你们怎么都没告诉我,刚刚还给我吃了一盅血燕。”
谭女士说,两年前查出身体不是特别好,听说燕窝能养生美容,冲着燕之屋的品牌和品质,在店里办了会员卡,起初是买干货回家煮着吃,后来嫌麻烦,就在店内堂食,平均一周一到两次,最近天气热,一周来吃一次,折算下来,一个月花费1000元左右。
“当初吃血燕,是店家推荐的,说血燕更补血,营养价值也高,虽然钱比白燕贵,想想为了身体好,花点钱也值得,谁想到反而吃了对身体不好。”
谭女士有点气愤地说,如果真的身体吃出问题,会员卡要退掉,店里还要给个说法。
领班答复:“这个要问老板。”
“老板呢?”
“今天刚出差。”
“什么时候回来?”
“不知道。”
可根据实际损失进行索赔
据《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六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姚建彪律师指出,购买了不合格血燕的消费者,可以凭购物小票,找厂家或者商家退货,并可根据实际损失进行索赔。至于是否能够索赔价款的十倍,则要看具体情况,如果是找经销商购买的,就要看经销商是否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还销售给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