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和平 摄 |
浙江日报义乌8月17日电(记者 陈洪标) 本周,记者在稠州论坛上接到网友报料称,义乌9月起将逐步取消民办学校及民办幼儿园的学生接送车,最早要取消的是幼儿园的接送车。论坛上,网友们的议论七嘴八舌,同时,也有一些读者通过电话向记者反映同一个问题。
开学就在眼前,义乌此举有什么原因?佳友民情快车记者赶赴义乌调查。
校车遭停家长担忧
今年9月,秋季开学后,义乌民办幼儿园学生接送车将全部停止使用,2012年春季起,停用民办学校学生接送车。这是上月义乌市公安局、市教育局、交通局、安监局四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民办学校、民办幼儿园停止使用学生接送车的通知》,目前这一文件已发放到各民办教育机构负责人手中。
在义乌童店一家玩具厂打工的李记云得知消息后很着急,她告诉记者,她女儿今年9岁,在义乌欣欣学校就读四年级,儿子上初中。两个孩子每天都靠校车接送。“停止校车接送,我的孩子怎么办?我每天上午7点半就要上班,下午5点半才下班。我老公是开出租车的,我们两人都不方便接送孩子。”
她的老乡中,孩子在民工子弟学校上学的有20多个。“有的小孩还很小,没有校车,真的很麻烦。”
“这份文件,据说是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公安厅、教育厅、交通厅、安全监管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交通安全管理意见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但是我们从网上搜出省里这份通知,并没有哪一条规定让取消学生接送车,只是要求各地加强校车的管理,确保接送学生的交通安全。”有家长拿出这份从网上打印下来的省里《通知》给记者看。
管理部门称是为了安全
据了解,目前,义乌有幼儿园300所,学前三年在园幼儿5.5万余名,其中,有95家幼儿园在使用学生接送车,共有学生接送车138辆,每天至少有数千名幼儿需乘坐接送车上学、回家。除了幼儿园,义乌23家民工子弟学校,共有外来建设者子女约2.7万人。据估算,有1/3左右的孩子需要接送,现有学生接送车100辆。
在现有接送车中,经义乌市公安、交通、教育三部门审批并持有接送牌证的接送车有200多辆。
对于家长的质疑,为何要取消学生接送车?义乌市教育监察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取消学生接送车,只为消除安全隐患”。
义乌市教育监察大队在2008年总共查扣过100多辆校车。去年9月底,也查到有17辆学生接送车超载20%以上或驾驶员没有驾驶证等情况,涉及9所幼儿园及部分民工子弟学校。在校车的安全监管上,虽然采取了多部门通力合作,但依然存在较大压力。
另一方面,义乌外来建设者达140多万人,分布在义乌城乡各地。为了争夺生源,部分民办教育机构往往远距离接送孩子,孩子每天待在车上的时间超过2个小时。“有的学校,每天早晨5时多就派接送车去接孩子了,绕来绕去接完几十个孩子,可能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上学、放学都这样,一天坐车要2个小时,孩子起早贪黑,睡眠是不足的。”
在文件出台前,义乌相关部门也曾召集民办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参加座谈。会上,大部分民办教育机构的负责人赞成取消校车接送。
校方喜忧参半
记者走访了一些民工子弟学校和幼儿园的负责人,一方面,他们也认为取消校车有诸多好处,但同时也对孩子们今后的上学问题表示担忧。
义乌北苑街道快乐宝贝幼儿园园长张姝认为,如果统一取消幼儿园校车,对幼儿园及孩子家长来说,大部分还是能够接受的。“毕竟,幼儿园分布比较广泛,家长选择性较大,仅我们周边,就有10多家幼儿园。”张姝说。
义乌欣欣学校校长徐志斌告诉记者,学校1300多学生,有5辆校车,其中3辆是自有车辆,另外2辆是租来的,每天有500多个孩子需要接送。
“老师要跟车,学生要等车,学校每天很大一部分精力都花在了接送孩子上,还要担心孩子的安全。”徐志斌说,有的孩子路远,因此下午3点不到就开始送孩子,这对教学很不利。
义乌柳青民工子弟学校校长金灵丽也赞成取消校车。不过,她同时也表达了担忧:“我们学校有1200个孩子每天要接送,另外新联小学每天也有1100多个孩子要接送。校车取消后,是不是每个孩子的父母都做到按时接送,到现在我还是有疑问的。”金灵丽说。
能否考虑过渡政策
据了解,有关停用学生接送车,义乌有关部门也已调研了很久。而同在金华地区,东阳、浦江一两年前相继出台规定,不允许民办教育机构有学生接送车。
不过,相比而言,多达140多万的义乌外来建设者基数庞大,取消校车接送后,难免会影响许多家庭孩子的上下学。对这些家庭有什么考虑?
“公交车替代校车,就近入学”,这是记者从义乌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民办学校、民办幼儿园停止使用学生接送车的通知》中看到的新政中的一条。
文件要求义乌交通部门在安排公交线路、班次时,更多考虑民办学校和幼儿园的需求,甚至可能延长部分公交线路,让孩子上学更加方便。
此外,教育行政部门也将从方便学生就读的角度考虑,合理调整民办学校和幼儿园的布局,为学生就近就读创造条件。
对此,家长们认为,这些政策虽好,但距离真正落实执行,毕竟还有一段时间,这中间有没有一个过渡性的衔接,大家希望政府能多从家长方面考虑,采取更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