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夜的10点,城市的夜生活渐入佳境,同租室友打开电脑,听着音乐,埋头发着微博。
小马,宁波120急救中心的医生,躺在床上百无聊赖地望着天花板,发呆。
20分钟后,小马喝光桌上的劲酒,吞下一把安眠药,沉沉睡去……
8月18日,一则名为“宁波急救中心难自救”的帖子被推至东方论坛首页,不到一天时间,点击量过万。
急救医生收入低、工作苦、没地位、没前途,已经成为困扰全国急救系统多年的老大难问题,有专家呼吁,应尽快出台独立的急救医生职称考评,并加大对急救系统的投入。
小马的困惑
8月17日夜里12点,昏迷中的小马是被一个关系很好的同事发现的,因为好几天一直联系不上他,同事有点担心,便深夜来到小马的住处。
敲开房门,同事惊讶地发现,小马人事不省地躺在床上,床边有一只空酒瓶和几只空药瓶。同事连忙呼叫120,几分钟后,小马被同事们七手八脚抬上车,送入李惠利医院抢救。
幸好发现及时,洗胃处理后,小马渐渐恢复了知觉,留院观察了一夜,8月18日上午办理了出院手续。回到家里,小马脸色苍白,情绪低落,拒绝接受我的采访。陪了他一夜的同事和我说了事情的经过。
大约两年前,刚大学毕业的小马考入宁波市急救中心,考出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之后,小马便成为一名急救医生,可以单独上路了。
小马大学时曾得过肾结石,今年1月份,由于长期夜班及加班,大学时代的老毛病复发了,这让小马苦不堪言。眼看着差不多年纪的急救医生一个个自寻出路,纷纷跳槽,小马很郁闷,一个人无依无靠地来到陌生的城市打拼,拿着微薄的工资,又苦又累还看不到前途,连女朋友都不敢找。
本身就比较内向的小马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前段时间,经过一番努力,小马找到了一家新的单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急救中心点头盖章,他就可以通过人事调动,到新单位报到了。
然而,触手可及的幸福却因为这颗章变得遥不可及。同事说,要是错过这次机会,小马可能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再进入那个单位了。越想越难过的小马,一时想不开……
急救中心的苦恼
8月18日下午,我来到宁波市急救中心,二楼走廊的一面墙上,挂着中心急救医生的照片,原本满满一面墙,这两年留下的空白越来越多,他们都是已经辞职或者调走的原急救医生。
空白处一直没再填上新的照片,仿佛在无声诉说着一种无奈和尴尬。
跑120多年,多数离开的医生我都认识,他们中有的去了大医院,有的去了乡镇卫生院,也有无奈回老家的。
他们走时,都或多或少表达了对现状的无奈和不满。急救中心办公室主任葛琳说:“我们中心从2005年开始大批招人,但人手却一直都不够,一方面因为百姓对急救的需求在迅速增加,另一方面,急救医生的流动量也确实很大。”
“去年,我去医疗系统专场招聘会上设摊,为我们中心招医生,紧挨着我旁边的摊位是李惠利医院、宁波市第一医院、妇儿医院等,他们的摊位前,挤得人山人海,我们摊位面前却一个人也没有。”
“今年我们实招了8个人,结果8月初报到时,只来了4个。另外4人,不是考上研究生,就是找到好医院了。”
目前,宁波市区(老三区、高新区)急救车有32辆,急救医生只有25位(包括两位编外医生)。而按照国家规定,每5万人口要拥有一辆救护车,一辆救护车配备一位医生,这样算下来,市区还需要6辆救护车,而急救医生的缺口则在15人左右。
为了能尽量留住医生,防止年轻医生进一步流失,宁波市急救中心新出台一个规定:在急救中心工作不满5年者,不得进行人事调动,除非自动辞职。这也是小马为什么不能得到批准的原因。
一个尴尬的老问题
急救医生面临的困境已经不是一两年的事,同时这也是全国急救医生都面临的共同问题:编制少、收入低、没晋升空间。
编制少,意味着人手不足:一天24小时原本是三班倒,可急救医生往往得中班晚班一起上,从下午4点,一直到第二天的8点。葛琳说,连急救医生的编制都无法满足,随车配备的护士就更不用提了。这也导致医生的工作非常繁重,除了救人、收钱、写病历,还要抬担架。“我现在招人都已经到了还要看看这人身板怎么样的地步,太瘦弱的医生,连抬楼(从楼梯上往下抬)都困难啊。”
收入低,医疗系统最低:目前,宁波市急救中心主治医师年收入大约7万多元(工资+奖金),普通医师年收入大概5万元左右(工资+奖金)。与平行的医院比较,无论是收入还是工作强度,都明显不在同一档次上。
没晋升空间:与其说没有晋升空间,倒不如说没有一个公平的晋升空间。葛琳说,急救医生也可以每隔5年去参加职称晋升考试,但与医院里的临床医生一起考试,他们明显处于弱势,因为院前急救处理都比较紧急,操作和用药也不是很多,临床经验肯定不够。“急救医生要考过医院临床医生是比较困难的。”
为什么这么多年的老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宁波市卫生局政治处一负责人说:“去年,我们宁波率先在全国出台《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说明政府对急救这块内容是很重视的。我们也在想办法,比如拟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之一,就是先到急救中心服务3到6个月。但是,这也不是根本解决急救医生人手不足的办法。”有关专家呼吁,国家最好能够开出专门针对急救医生的职称晋升考试,同时加大对急救事业的财政和编制等各方面的投入。
据都市快报 作者 张莹琦 俞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