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2日讯
外界既质疑动机又同情这一现象,也有专家认为农村大学生选择农村户口是一种理性的利益选择
由于我市部分村庄公共福利越来越好,准大学生们担心:户口迁到学校容易,将来迁回很麻烦。为此,本报在8月19日,以《准大学生不愿带户口报到》为题对这一现象作了报道。
报道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腾讯、台州19楼等众多网站也全文转发。
在台州19楼,当日点击量就有3465次,71名网友跟帖。
“农村好啊!”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现在这年头,城市户口算个啥?”
……
大家的想法,几乎是一边倒。
记者注意到,当天早上6点24分就有网友跟帖,到中午11点03分还有网友在跟帖。
曾几何时,能把户口迁出农村,“跳农门”做个城里人,是农村孩子考大学的目标之一。
现在将户口迁往高校的新生越来越少了,通过上学来改变自己身份的时代已经悄然而去。
“真是风水轮流转。”有网友说。
尽管台州有的县(市、区)先后出台了《大中专毕业生回原籍农村落户实施办法》,如椒江区早在2006年5月1日就已正式实施。
但有网友还是认为,“迁出容易,迁回来难,何况考虑到一个经济原因,特别是房子的问题,就不会把户口迁出去了”。
“我以前是迁出去了,现在也迁回来了,太麻烦了,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迁。”一位网友说。
网友“冰静翼”说,“迁到学校亏大了,村里每个月、每一年的分红都没了。现在毕业的大学生工作又难找,工资又低,以前读书迁出去是因为有工作分配,现在呢,大学一毕业就自生自灭。在城里买房子又贵得要死,迁出去的户口迁不回来,连在老家造房子的权利都没有”。
“据说椒江最有钱的村是下马村,在台州经济开发区的康平路、东海大道、白云山南路,很多商铺都是他们村的,年底分红能分到十几万元。”有网友感叹。
网友“其中滋味自品尝”说,“现在相对来说还是农村户口好哦,我堂哥以前为了买居民户口还花了2万元,现在女儿的户口都成问题。现在谁愿意把户口迁到学校去,又没一点用,到时迁回来还挺麻烦,除非你去的是大城市”。
我市一位部门领导曾经表示,“非转农”现象是一个被诗化的孤例,动机主要还是“趋利”与“避重”。“趋利”——从流向来看,大部分都是流向村集体经济较好、生活较稳定的村子:一是有土地利益,可以分到土地;二是有村集体经济的分配,有些村每人每年分红有两三万元;还有一个就是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符合条件的夫妇可以生育二胎。“避重”——就是城市生活压力大,房价高,工作不好找。
这就是外界既质疑“准大学生不愿带户口报到”的动机,又同情这一现象的原因。
有专家认为,准大学生不愿带户口报到,不再盲目沉迷城市居民身份,确是理性回归。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建华认为,农村大学生选择农村户口是一种理性的利益选择,和农村户籍利益链条越来越长相比,城市在医疗、教育及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供给上依旧不足,户籍背后的福利覆盖不平衡依旧需要解决。
来源:台州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