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4日讯
昨日,记者从浙江省发改委获悉,由省发改委和浙江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发布的浙江“十一五”改革报告出炉。这份报告显示,浙江省“十一五”期间改革进展成效显著。
市场化水平稳居全国首位
这份报告指出,从量化评价看,浙江市场化改革始终位居全国前列。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借鉴国民经济研究所成果,对各省市区市场化进程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浙江市场化水平持续稳居全国首位,且得分从2005年9.29分提高到2009年9.69分。
产业转型升级体制进一步完善。如工业转型提升发展机制加快完善,设立5亿元的省工业转型专项资金,设立14大产业集聚区,创新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确定11大重点产业、9大战略性新型产业,推进42个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提升试点等。
企业改革也取得重大进展。如出台了国有产权经营管理人员经营业绩考核办法、省属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和战略重组取得重大突破,10家企业进行合并重组,5家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3家企业实施国有资本战略性退出,1家企业实行集团清算,省属国有企业国有资产五年增值479亿元,2010年省属国有企业户均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分别比2005年增长2.5倍、2.7倍和2倍。
5年有242家企业实现上市
另一方面,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出台“非公经济32条”,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意见,在市场准入、要素配置、企业并购、监管服务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2005年的51.6%提高到2010年的57.1%。积极推进民营企业股权改革,民营企业公司化改造从2005年的45%提高到2010年60%。
地方金融制度创新步伐加快。金融组织加快发展,至2010年底,累计设立134家小额贷款公司、21家村镇银行,43家农村信用社改制成为农村合作银行,11家城市商业银行实现跨区域经营。金融产品加快创新,探索推进林权、排污权、海域使用权、农村住房、船舶、仓单、股权、商标权等抵质押贷款,“抱团增信”、“网络联保”等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加快探索。企业融资渠道加快拓展,出台促进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若干意见,组建50亿元的浙商产业投资基金,242家企业实现境内外上市,未上市公司股权转让试点深入推进,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信托融资、租赁融资、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
“十一五”期间,浙江省率先建立发展方式转变评价制度。积极推进扩大民间投资改革试点。探索民营企业“五放宽”改革试点。探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率先探索工业用地分阶段出让、出让金分批缴付制度。这些创新与突破也让浙江经济发展更为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