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其实跟上班差不多
开店、守店,日子一天天地过下去。
在安逸的生活中,陈锋渐渐不安。心中那个一度沉寂的召唤,又如女妖歌声似的飘扬而起,变得越来越清晰。
2004年,陈锋做出一个决定,把汽车美容店转手,到外地重新创业。
那时,他结婚后刚有小孩。家人、朋友大都觉得他的决定不可理解。陈锋的解释是,虽然经营汽车美容店的收入很不错,但两年下来,每天开店、守店的生活,跟在单位上班没多大差别。他不想这么早就安定下来,既然连公务员的铁饭碗都不要了,那就再闯荡得更远一些。
他觉得,人的精力有限,很难面面俱到。天台是个小县城,老板在还是不在店里,生意是不一样的,不如干脆转让。
他与几个朋友一起,去安徽考察市场。这位前警察的思路很明确,从安徽与浙江的发展差距中寻找商机。那个时期,我们台州的各种专业市场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而安徽还处于起步阶段。另一方面,他和朋友积累的这些资金,在台州不值一提,但安徽的门槛较低。
冒更大的风险,做更大的生意
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创业,当然是很难的。但陈锋想证明一下,自己到底有多大能力。
和朋友来到合肥,去接触所有需要接触的人与事,希望通过收购国有改制企业,寻找合适的商业地产,创办市场或者农贸中心。但他们谈了半年,最终还是不能如愿。“一个项目,谈了半年,说黄就黄了,努力那么久,花费的时间和投入都差不多白费了。”
怎么办,回家去吗?陈锋没有考虑过,而且,跟家里人还要报喜不报忧。
他们继续寻找新的项目,并对目标做了调整。2005年,陈锋在合肥买了一个小地块,开发房产,赚了一些钱。不久,他和朋友转到安徽的二、三线城市寻找房地产项目,最终落脚池州市。
九华山脚下的这座城市,让陈锋兴致勃勃。他说,池州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安徽GDP增长最快的地级市,招商引资的环境好,政府对浙江商人很支持,还给具有一定投资规模的浙江商人发了一种优惠证件,保护他们免受不合法的侵扰。
陈锋翻出一张照片,背景是一艘大游轮,停在池州有名的平天湖里。这艘游轮就是他投资兴建的。平天湖有11.3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西湖的面积,位于九华山脚,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配套的休闲会所、酒店,也已建成。在池州,经过四五年的打拼,陈锋和朋友共同经营四家公司,300多人就业,去年上缴税收3000多万元。
现在,陈锋是池州市政协委员,也是池州的浙江商会秘书长。
到达了更高的事业境界,陈锋变得更朴实、更谦卑。他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池州当地很多人觉得浙江商人比较诚信。为了呵护当地人的这种印象,陈锋他们这些人做人做事都很注意。
最近,他干的一件新事,是帮助贫困大学生。他已经与安徽几所大学商谈,资助50到100名学生。他说,一个大学生的四年生活费大约是10万元,他愿意一直帮助他们到工作为止,但要了解这些学生的人品是不是值得帮助。
记者问陈锋,会不会再开始全新的创业。他说,现在还不知道,也许有一天,会。
做好当下能做的事情
□刘 星
我的一位高中语文老师说,一个人要想从一种人生境界,进入到另一种人生境界,是很难的。我的这位老师,现在供职于中国最著名的文学杂志之一,时不时还会在央视上看到他新编的热门连续剧。采访陈锋时,我不禁想起老师多年以前的这番教诲。
陈锋的创业经历,有两次重要的改变:一次是从公安辞职去干推销员;一次是转让生意很好的汽车美容店,去安徽重新创业。第一次是告别了铁饭碗,这是很多工薪族想跨却终生没有跨出的一步。第二次同样很不容易,也是台州很多小企业主想干却没有干成的事业。生于1980年的陈锋,因此渐渐进入了新的人生境界。
两次改变,都不难看出陈锋的浪漫情怀和创业激情。陈锋确实是一个浪漫的人。比如,他爱好赛车,先后三次自驾进藏旅游。一次是2005年,一次是2006年,还有一次是2008年,分别选择了不同的进藏路线。其中2006年的那一次,陈锋是和姐夫骑着摩托车进藏的。用陈锋自己的话来说:“一个月里,两辆摩托车飞驰在川藏线上,一路的风景看过去,心胸也变得豁达了。”
然而,记者印象更深刻的,还是陈锋心怀梦想,却脚踏实地。他的每一次改变,都富有激情、胆略,又都走得很稳、很实。当陈锋离开公务员队伍“下海”的时候,他是从推销员做起,积累经商的基本知识。这个起点很低,很多向往自主创业的工薪族可能觉得掉价,抹不下这个脸面,跨不出这一步,而是盼望一个直接当老板的机会。但是,“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从长远来看,陈锋“掉价”的选择,恰恰帮助他走得更远。是的,不管你的人生理想多么远大,你的创业构想多么宏伟,但只有做好当下能做的事情,你才会有下一步。
最后,我想转述陈锋的创业感想:社会上成功的人很多,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攀比,而是多照镜子,了解自己,看看自己到底适合干什么,走自己的路。
来源:台州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