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5日讯
三个月的时间,货值1000万美元的订单除30%的定金外,义乌生产企业因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贬值,马上“缩水”约100万元人民币。
“类似的个案,在往年的对外贸易中司空见惯。但就今年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开始‘反逼’外商使用人民币结算,这是一个好现象。”昨天,义乌圣诞用品行业协会秘书长陈金林告诉记者,本地90%以上的圣诞用品生产企业不再对美元加以颜色,收钱只收人民币。
汇率风险:“圣诞老人”不堪重负
前段时间,义乌一家专门生产圣诞树的企业接到一笔价格1000万美元的订单,采购商先行支付30%的定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蛋糕”,企业主也欣然接受了美元结算的要求。
然而,三个月的生产期过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从6.82变为6.64,企业余下的700万美元货款换算成人民币,无形中“蒸发”掉约100万元人民币。原本香甜可口的的蛋糕一下子成了“过期”食品。
在义乌“圣诞村”的一家企业门店,负责人徐女士与平时一样在清点新接的订单和样品。聊起美元结算,她颇为无奈:“今年年初,一个美国客户下了7万美元的单子。当时,先付了2万美元的定金。两个月后交完货,对方把5万美元余款打了过来,但按当天汇率一算,损失了2000多元人民币。”
据了解,自从义乌出现圣诞用品对外贸易以来,每家企业接到的订单背后,或多或少都能看到美元结算的身影。由此可见,近两年来义乌圣诞用品企业因美元汇率变动造成的损失,绝不会是一个小数字。
结算方式:收钱只收人民币
对企业来说,规避外贸汇率风险的最佳途径是采用人民币结算,但要外商接受这一点,显然不像邀请他们喝咖啡一样简单。
“这是一个相互博弈的过程。”陈金林介绍,之前,先是几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向外贸公司转达了人民币结算货值的要求,或许10个订单中只有一两个订单会接受这种做法,但总归是一个好的开始。一段时间后,看到效果的中小型企业才随之而上,在商谈每一个外贸订单时,都会主动提出用人民币结算。
事实上,和外贸公司或外商逐个商谈只是表面事宜,企业能成功“反逼”外商同意人民币结算的底气,还在于圣诞用品行业的独特性。
据介绍,义乌市场每年出口的圣诞用品约占全球市场的一半。从2008年开始,受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美元持续贬值等因素影响,钱包缩水的欧美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捧高端产品,价格相对低廉、高性价比的圣诞用品更受欢迎。
“欧美采购商要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只有来义乌市场采购圣诞用品。”陈金林介绍,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义乌圣诞用品行业接到的订单总量,已创下历年来的同比新高。为了赶上交货期,不少外贸公司和外商现在是追着企业下单。“如果采购商不同意用人民币结算,那对不起,请找别的企业生产,问题是有哪家企业会冒着汇率风险做生意。”
应对风险:设立汇率变动区间
资料显示,从2005年开始,人民币对美元走势持续走高。2005年7月,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8.11;2006年5月,该汇率为7.9982;2008年4月,变为6.992;而昨天,这一数字已刷新至6.3895。
“出于经营需要,部分小规模经营户或企业仍会接受美元订单,无法强势要求外商用人民币结算。”业内人士分析,这些业主想要更好地保证自己的利润空间,可以采用折中的办法———协商一个汇率变动区间。
简单来说,企业和采购商签订美元计价的合同时,加入一个汇率波动区间,如6.38~6.35。如果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幅度在这个区间以内,汇率带来的损失由企业承担;如果汇率低于6.35,造成的损失由采购商全额或按一定比例补偿给企业。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元对人民币持续贬值的趋势仍在,汇率风险不可小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采用人民币结算,企业还可以尝试其他办法,例如,提高订单的预付金比例、适当提高产品价格以及采用银行远期售汇业务、银行外汇结构性存款业务等,在规避汇率风险的同时,尽可能保证贸易的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