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6日讯
每到开学初,中小学生择校问题就成了热点话题。为了能给孩子找到一所好学校,家长们辛苦奔波。这其中,也不乏一些盲目的家长,不顾孩子的客观条件拔苗助长。教育界人士称,名校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给孩子找个合适的学校才是对的。
记者了解到,台州市的择校现象一直“高烧不退”,甚至在有些地方和学校愈演愈烈,导致城区学校、优质学校门庭若市,而农村学校、薄弱学校门可罗雀,生源逐步减少。
这一现象可从班额中看出来。以初中为例,城市班额35人以下班级是131个,占总数的6.7%,56人以上的有410个,占21%;而农村学校(不含县镇)35人以下的班级205个,占20.4%,56人以上的仅有95个,占9.5%。
台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王华赋告诉记者,为缓减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现象,市教育部门今年提出新政策,硬性规定各县(市、区)从今年开始,择校比例每年降2个百分点。“如果某县去年择校比例为18%,今年要降到16%。”
“择校比例减少作为市教育局对县教育局的考核内容,具体操作由各县分配到学校,根据学校实际确定减少名额数。等到明年,各县在今年的比例基础上,再降2个百分点,以此类推,直到缓解择校热现象。”王华赋说。
除此之外,记者了解,为渐缓择校热现象,市教育部门还在加强农村校园建设,平衡教师队伍上下了很大功夫。
如按办学基本标准加强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对农村教师进行菜单式培训,新分配到农村的教师先在城区锻炼一年,回到农村后与城区教师结对学习四年以上,并鼓励城区骨干教师到农村支教。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与评职称挂钩,是硬性规定,45周岁以下的城区教师都应有一年以上的支教经历。
王华赋说,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想目标是达到各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避免千校一面现象,学生们不会因都想去好学校挤得头破血流,而是能够在特色学校里发挥特长。
来源: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