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郊的格畈社区,约有上万名外来务工者在此租房。暑假将近尾声,为了孩子是回乡还是留城上学的问题,几家欢乐几家愁。
作为全国首个为外来务工者子弟办学校的人口流入地政府,杭州在打工人群中拥有“善意、平等”的口碑。数据显示,在此就学的外来务工子弟,2002年不过3万人,2010年即已超过19万人。
但是,快速增长的外来务工人口及不断提高的子女随迁教育要求,与当地濒临“超载”的教育容量,也成为考验当地政府的一道难题。
证件齐全,定能上学——此题已解
7岁的小儿子,终于不用再做“留守儿童”了——8月中旬收到小学录取通知书,37岁的江西婺源人程春旺如释重负:“我们在杭州稳定下来后,就一直想把孩子接到身边。”
程春旺替儿子报的是东城实验学校——附近口碑最好的小学。他早把外来务工子弟的就学条件打听清楚了,譬如一方交齐两年社保、暂住两年以上等等,来杭8年,他已将一切证件办妥。但是,他也明白,能上学不一定等于能进优质学校。这次梦想成真,令其他工友都十分羡慕。
全家团聚一直是程春旺所希望的,“大女儿还在老家,已经读初中了,近80岁的母亲也在老家照顾她。我想再去了解政策,看能不能都把他们接来,同做‘新杭州人’。”
人人都能上好学——这题解了一半
7岁的儿子能成为杭州的一名小学生,不过进的是一所民办外来务工子弟小学。这着实令安徽金寨人郑志群欣慰之余又有些郁闷:“那学校校舍旧,操场也没有,不知道老师到底怎么样。”
“我们就一个孩子,谁家父母不希望孩子能够接受好的教育。”郑志群说,在自己位于大别山山脉的老家,孩子小学一、二年级能在家门口读,三年级之后就得走十几里山路去上学。走出大山的她铁了心,要把孩子带进城。
郑志群是听了亲戚的介绍“投奔”到杭州格畈社区租房的,2009年,那家亲戚的女儿正赶上了东城实验学校招收的第一批小班:“教室又新,老师又好,能在这个学校读书,就是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听我姑姑说,他们都是跟着孩子在学。”
城里的学校容量有限,郑志群也有所耳闻,“他们也努力了,每年都在扩班。我们的运气,还是差一点。”
“零门槛”就学——此题目前无解
8岁的独生儿子得回老家读书了,贺继英和丈夫实在不舍得,“儿子总说,不想回去,听了心里真难受。只有寒暑假,我们才能和孩子在一起,欠他太多。”
这对来自湖南株洲的小夫妻,2007年来到杭州后,一个开出租车,一个在民办的塑胶厂工作,但双方的职业决定他们无法办理养老保险。根据杭州现有的教育容量和政策,孩子尚不能“零门槛”就学。2009年,他们只能将在杭州读完幼儿园的儿子送回老家上小学。
夫妻俩说,乡里的中心小学,条件和80年代我们读书的时候基本没变,一个班60多人,学校离家还有十里村道。
贺继英说,“我们努力都是为了孩子,如果孩子不成材,多少钱赚来都没用。”他们夫妻盼着:“政府有没有可能再多想些办法,让‘小候鸟’少一些,留守儿童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