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30日讯
到达婺城区汤溪镇上李村的时候,差不多是晚上7点半,村里的老祠堂前已经聚满了老人、妇女和孩子,辛苦了一天的庄稼汉们也来凑热闹。这些日子,上李村村民几乎每天都在这里排练相传有800多年历史的“上李马灯”。
76岁的李增高是“上李马灯”排练的主要参与者,另外还有三名老人,他们借着汤溪成立民俗文化研究会的契机,积极投身于民俗文化挖掘和保护工作,“上李马灯”,就是他们着手“拯救”的。
上李村的“走马灯”追溯起来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当年宋高宗赵构定都临安后,终日莺歌燕舞,斗志尽失,众大臣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当时有个名叫李烁的大臣是汤溪上李等四村的始祖,他想了个主意,趁元宵闹花灯的时候,请来能工巧匠,用竹篾扎了10匹竹马,糊上彩纸,在竹马肚内两头点上红烛。让10名10~13岁的男女小孩穿上戏装行头,高举火把,其中一位头戴紫冠,身穿白战袍,骑着大白马,打扮成赵构模样,在队伍中往来穿梭,带领将士们与敌奋战,以此展示赵构当年与马为伍的军营生活。
马灯的演示是否最终引起赵构对光复大宋疆土的重视不得而知,但李姓马灯由此声名鹊起。
后来李姓后裔迁居至汤溪,分别移居上李、派溪里、塘下里和大有理四村,马灯的表演也留传下来,但表演形式改为手举小彩灯,在铿锵的打击乐和悠扬的丝弦声中,载歌载舞。
“上李马灯的最后演出已经是55年前的事情,当年参加演出及观看的孩子现在都已经是垂暮老人。”70岁的李顺忠感叹道。1956年,当时15岁的李顺忠和村里的其他9个孩子被选中一起学走马灯。学成之后,参与了村里为庆贺社会主义改造举行的演出。如今回忆起当年演出的盛况,老人还异常感慨,更为马灯在他们手中快要失传而叹息。
“我们不甘心让它就这样没落了。刚好镇里又成立了民俗文化研究会,我们就自己行动起来。”李顺忠说。自7月中旬以来,几位老人便自发组织起来,四处奔走,争取支持。村里记得走马灯具体演出细节的老人毕竟不多了,只能挨个问。记得多少回忆多少,大家再归总整理。村里的老大妈们也没有闲着,半个多月的时间,她们靠着回忆,利用空余时间手工缝制出了10匹演出用的道具马。
一位叫李维玉的老大爷,今年已经85岁,他保留了当年表演走马灯的许多曲目。老大爷说,那都是当年他在演出队里担任鼓手时留下的,曲谱还是用毛笔给记下的,所以才保存了这么多年依然很清晰。现在村里要恢复排练走马灯的节目,他就把曲谱都拿了出来,这可给排演队省了不少工夫。
现在,上李村的排练队每晚都会进行排练。以前走马的都是孩子,但是现在许多家长都舍不得孩子吃苦,所以暂且就让村里热心的妇女们先排演,等她们学会了再找合适的孩子接力。
“正月初一来拜年,双膝跪在姐姐面前,十指尖尖来扶起,姐妹相称拜什么年……”歌词里唱的都是平凡而朴实的调,一如这些一心想要挽救自家民俗文化的老人一样。镇民俗文化研究会的谢光俊说:“这些都是可贵的遗产,而且是我们自己的文化,除了好好保护,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
来源:金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