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记者 翁浩浩 通讯员 史冬梅) 这是一支不为人熟知的队伍:他们常年扎根深山老林,视沟壑阡陌若等闲;长期忍受枯燥孤独,思念家人时最难熬。
这是一支富有传奇色彩的队伍:他们先后发现矿种57个,找到大型矿床13处、中型矿床20余处,探明资源储量的经济价值超过800亿元。
这是一支屡获殊荣的队伍:获“地质找矿功勋单位”、“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浙江省委和国土资源部将在杭州召开命名大会,分别授予该大队“地勘先锋”和“全国模范地质队”荣誉称号。
省第七地质大队的地质工作者们始终坚守精神高地,以实际行动践行“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在丽水等山区谱写出一曲令人动容的英雄之歌。
一种永远争先的精神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丰富的矿藏。”这是省第七地质大队党员的心声。大队目前共有基层党支部15个、党员207名,他们扎根山区,无私奉献,奋勇争先,树起浙江地质人的精神丰碑。
人物名片:王宽弟,退休被返聘的地质工程师
感言:“我就是一名地质郎,只要还有力气,我会一直干下去。”
要找到王宽弟不太容易,因为他经常出入高山深洞,手机时常“暂时无法接通”。目前,王宽弟正在云和县下垟村负责萤石矿的勘探。很难想象,今年60岁的他,还拥有小伙一般的工作热情:每日清晨7时许便带着队员,背上沉重的地质包,翻越山路,向矿点进发。
以前,社会上曾流传一句顺口溜:“好女不嫁地质郎,一年到头守空房”。王宽弟从南京地质学校毕业后不久,进入当时的省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工作。家在遂昌,单位在建德梅城,经常是大半年在野外奔波,只能和家人书信来往。一天,他收到一封家信,得知妻子怀孕,本想在妻子生产时请假回家,但由于区域地调工作流动性大,收到这封家信时,已过去一个月,妻子因为没人照顾,孩子不幸夭折。至今回想起来,他都觉得很愧疚。
“我们每一位地质队员,都在找矿中实现自我价值,把找矿当作最大乐趣。”王宽弟说。2006年,他本已办理退休手续,但当地质队需要他时,他立刻回队。算起来,今年是他从事地质工作的第35个年头。当年的那个毛头小伙,如今一头华发。但他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次地质勘测时收集的矿石样品,他从不让人帮忙背。晚上其他队员熬夜,他也跟着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