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是中小学生新学期开学的日子,13岁的刘莹昨天起得特别早。在位于湖州市南浔浔东农贸市场边上10平方米的小屋里,刘莹穿上玫红色的新衣裳,梳好马尾辫。不到7点,她背起崭新的书包,一手牵着读三年级的弟弟,与约好的小伙伴一起出门上学了。
这是她六年级的第一天,也是她来到湖州南浔沁园小学读书的第一天。
新学期第一天
尽管凌晨3点就起床进货,在农贸市场边上卖水果的父亲刘旭还是远远地跟在3个孩子后面。弟弟和小伙伴已在南浔读了2年书,刘莹则是六年级为数不多的插班生之一。她走得很慢,5分钟的路程走了快十分钟。
沁园小学是一所民工子弟学校,是去年新开办的,现在全校一共9个班级,刘莹就读的六年级就一个班,在二楼。刘莹到得早了些,班里只稀稀拉拉地到了几个男生。她一个人拘束地坐着,不到1米5的个头在同龄的女孩子里显得瘦小。
昨天是报到的第一天,学校没有上新课,学的是礼仪与小学生守则。老师把她安排坐在第二排,向全班同学介绍她时,她有些羞涩,腼腆地一笑。
湖州的民工子弟学校起步较早,但是,很多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刘莹弟弟前年所读的小学一个班坐了100个学生,沁园小学条件稍好些,刘莹的班里有40个学生。
教室里很安静,孩子们脸上的笑容也不多,刘莹也是,她总是习惯性地看向远方。书包是空的,她渴望新书快点发下来把它填满,然后沉甸甸地回家。
远离父母的上学路
紧张、新奇、渴望……各种情绪交织的一天短暂而又漫长。
“老家也有教学楼和操场,教室里也有风扇,可是,我更喜欢这里。”刘莹用一天的时间,喜欢上了新的学校,新的集体,新的生活。
为什么喜欢,刘莹却不答,六年级的孩子生怕所有的心思被人看穿。自打记事起,刘莹便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家堂屋里摆了两张床,三口人吃饭睡觉就在这10平方米的地方。后屋是姑姑一家,姑姑有3个孩子,最小的才3岁。爷爷奶奶有一片田,还要带四个孩子。“很自由,有时候也很孤单。”
刘莹父母一直在外打工,走过上海、深圳、合肥等许多城市,5年前来到南浔。父亲刘旭愧疚地说,18年里只有3个春节是在老家过的。刘莹的其余十个春节,只能和爷爷奶奶一起过。
两年前,弟弟离开老家来到父母身边。从那时起,刘莹觉得上学的路途变得日益艰难——家离学校很远,年纪小的时候总是走得腿疼、头晕;下雨时穿着齐膝的高帮套鞋,走到学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冲刮去一腿的泥;上学路上还有一条1米多宽的水沟,平时可以跳过去,下雨的时候太滑,只能绕行很远的路……远离父母的孩子,孤独感与日俱增。刘莹就去找同样留守的小伙伴们,大家手挽着手一起走在上学路上,感觉要好很多。
踏上新的旅程
从老家安徽亳州市利辛县展沟镇谢圩村到南浔,要坐8个小时的长途汽车,虽然以前放寒暑假时也来回过几次,但是这一次,爸爸妈妈终于可以接她来南浔读书了!临走的时候,全班照了一张集体照作为留念,刘莹在小伙伴羡慕的目光里踏上候鸟回家的旅程。
在南浔,一家四口挤在水果店后一间10平方米的小屋里。父亲凌晨就去进货,母亲早晨5点开始要摆摊,家里的作息与普通人家不同,常常两点吃中饭,8点吃晚饭。
在南浔,她失去了老家“风一样的自由”,但是内心满是充盈感。她有了一只邻居姐姐留下的书包。“里面有很多夹层,很实用。”小姑娘很满足。“这里的老师教得比老家更好,不懂了还能问爸爸妈妈。”刘莹在新学期新的愿望是能够把作文写得再漂亮一些。这里有很多像她这样从全国各地飞来的小候鸟,她也很快找到了新的伙伴——一起上学的小校友。
微凉的夏夜,父亲刘旭会带着两个孩子去古镇的运河边看来往的船只。“不想再四处跑了。”父亲说,这个安逸的江南小镇让他有了扎根的念头。“我也不想走。”小姑娘终于说出了几次想说但没有说出的话——“我想爸爸,想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