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周正敏有了一双新鞋,却迟迟舍不得把旧鞋子扔掉
浙江在线09月05日讯
如果有一天,学校建起食堂,这里的孩子就不会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
如果有一天,操场铺上绿化,这里的教室门前就不会黄沙漫天;
如果有一天,能多来些老师,这里的老师就不会一人一周上25节课;
……
打尖,贵州南部望谟县的小乡村。在打尖乡的山林里,矗立着一幢二层小楼:打尖乡边界张洹小学就在这里。6月的洪灾,让整个打尖乡面目全非,水土严重流失,窄小的道路边就是悬崖绝壁。
这里是本次爱心鞋公益活动的第2站,9月3日,钱江晚报记者、读者代表、滴水公益义工车队一行20余人辗转4个小时的山路来到了这里,给孩子们送上新鞋子新文具。
从8月29日出发至今,回顾一周行程,我们遗憾不能实现乡村孩子所有愿望,但有一个愿望,我们初步完成了——2500名孩子终于穿上了新鞋子,在山路上奔跑,再不怕嫩脚丫被尖锐的石子刺穿了。这一周,我们感触很深,爱心鞋远远不够,因为不断听当地老师说还有很多孩子光着脚丫过冬……孩子们在贫穷的山林里留守,爸妈打工去了,好心人来关心他们了,他们会等到摆脱贫穷的一天,用爱心鞋踏出一条通往未来的路……
送爱心鞋的公益活动,我们要另起一行。我们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请继续关注本报下半年的行动。
孩子们需要鞋子,更需要老师
“自从2008年建起学校以后,就再没人进山来了。”年仅25岁的边界小学负责人贝永成说:“孩子太需要这些鞋子了,山路太崎岖了。这里有138个孩子,我原来上课的学校被洪水淹了,就把那边的孩子都带过来,现在最远的孩子要走两个半小时的山路来上学,很多孩子脚都走破了。”教室外,一群男孩子在追逐着,乌黑的脚丫就在乱石堆上飞奔而过,滴水义工“蒲公英”默默地擦着眼泪。
“这些孩子没鞋穿,好一点的还有一双拖鞋,一年四季就都穿这双拖鞋。”今年24岁,在这里刚当了一年老师的陈梅告诉记者,“冬天很冷的时候,孩子也穿一双拖鞋来上课,他们坐在座位上哆哆嗦嗦的,我就问他们这么冷怎么还穿拖鞋,他们告诉我只有这一双鞋子。”
“孩子乖得很,他们很愿意读书。”陈梅老师摸着一个小男孩的头,“学校只有4个老师,要教130多个学生,每个班都配不上一个班主任,一般都是一个老师管两个班。”记者在老师办公室的黑板上的课程表数了数,每个老师一周竟然要上25节课。“太缺老师了,支教老师不愿意进来,我们想出去要先走5个小时的山路才能走到乡里,然后搭车进县城。我们一直在等老师来。”
愿这些鞋子,能帮他们走出大山
打尖乡曾是全国知名的“卖血村”。“村民以前靠卖血为生,1200cc的血卖85块。”乡文化站的田站长说,虽然国家禁止了,但频繁卖血留下的“后遗症”却让他们的壮劳力身体虚弱,不能干力气活,不能下地,更不可能出去打工。
除了一幢两层的平房,打尖乡边界小学就再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建筑。“孩子没得吃,学校没有食堂。”代课10年的廖顺莉老师说着说着就落泪了。在这里上学的孩子,每天早上吃了早饭就过来上课,到中午,孩子很饿,因为穷,孩子们甚至拿不出5毛钱到小卖部买包花生垫饥。滴水公益负责人“天街漫雨”说:“山区学校的孩子,每天只吃一顿饭的太多了。”
在打尖乡边界小学的教室门外,摆着一张沾满黄土、破了一个大洞的乒乓球桌。一场大雨冲走了原本属于学校的小小欢乐。贝永成老师说:“学校想建一个食堂,想修整操场,造一座宿舍,需要15万,但自从2008年有人来建学校以后,就再没什么人进大山了。”学校的后山上有一个废弃的村委活动室,现在是学校的活动室,从支离破碎的窗口看进去,洪水过后的烂泥把不大的房间堵得污秽不堪,但这里,就是以后用来给那些路远孩子当宿舍的,贝老师说:“现在能安排住在这里的孩子有20多个,但还有20多个孩子安排不了。”
在深山里,好多孩子出生至今都没有走出过大山,他们需要一双鞋子走崎岖的山路去上学,也需要好老师教育他们,让知识赋予他们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