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景宁9月7日电 (记者 吴雅茗 报道组 叶尚蓉) 月半弯,挂在大漈千米高山的天空上;清冷的气息,让人提前感受到初秋的味道。远处黑乎乎的田野里,隔不远就飘着蓝幽幽的“鬼火”——原来是茭白地里的杀虫灯!
景宁大漈乡的茭白上市了,记者今天夜访茭白市场。晚7时30分,记者走进了景宁大漈乡的茭白农贸市场。
只见一个个长方形的自来水大池里,一袋袋蛇皮袋包装的茭白正在“过水”保湿。池子的那一头,连着正在装运的大货车,装好后就要连夜运到上海、江苏等地。
瘦瘦高高,头发略白的朱健林是大漈雪松茭白合作社主任,整个大漈5000亩的高山茭白,由他当代表,统一为农民与外来客商谈价格。从7月中旬茭白上市开始,他已经忙活了快两个月。
“大漈农民镰刀一挥,就是2块钱,这‘美人腿’是全省最贵的茭白!”朱健林不无得意地告诉记者,因为高山独特的小气候,这里的茭白品质十分好,俗称美人腿,吃起来有点甜。“生吃都可以,味道就像生番薯。”价格也一直坚挺,一般每市斤卖到近3元。一支茭白连壳重约七八两,所以割一下,就是2元。
每天下午市场交易结束,早晚“两逛”市场的大漈乡团委书记陈万江,回来就为合作社更新价格走势。9月6日,“云中大漈”显示茭白的价格:“每市斤最高价格2.6元,平均价格2.4元。”这比山下的价格高了足足1元钱。
有了图文并茂的茭白微博,加关注的一些客商了解行情后,会主动打电话来,请合作社帮助收货,每斤付5分钱的代收费。
来自嘉兴的客商袁海华则选择蹲点在市场。这次已经在大漈呆了20多天,收的茭白主要供应上海。“这里的茭白好卖,发货下去很快就被分光了。”他今天收了一车茭白,2万斤。
当我们问他运到上海卖多少一斤时,他笑而不答:“我是一道贩子,后面还有两三道哩。我们给每个批发商分个几十袋,批发商再分给来进货的小贩。最后卖多少,我也不知道!”
朱健林笑呵呵地说,大漈农民每天早上下田割茭白,用小三轮装满一车,就先送到市场里交货。朱健林给农民每次送来的货都记个数字,到晚上统一结账。“这两天已经是收尾了,今天收到12万斤,上周高峰时,最多每天收50万斤。每户农民家里都有两三亩地,这一季茭白种下来,就有一万多元收入了。”
农民增收了,但乡党委书记王庆却有烦恼。他的烦恼是对茭白叶子的处理。茭白上市后,叶子的垃圾清运量聚增,人工都叫不到,村民往往一烧了之。
烧了有什么不好?
“污染环境啊。我们这里的云中大漈是4A景区,生态又这么好,怎么能烧!而且田就在林边,很容易引起火灾。”王庆告诉记者,为了解决茭白叶的出路问题,他们请教过省里很多专家,也和产茭白的各地交流过,说起来有很多解决方法,但每一种都有局限性。
“可以用作酒精原料,但产出量太少;可以种大球盖菇,但要和木头混起来,那就得砍树;可以编织,但无法消化这么大的量……”
目前,王庆认为最可行的办法是堆肥,以及通过编织。但是,堆肥要挖坑,要加尿素等成本,“农民会算账啊,挖个坑也要工夫的,市场里妇女装一袋茭白2元钱,一天能赚个近百元。这堆肥的事,没啥好处,也就肥个田,农民还是习惯一烧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