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栋和金梁一起将砍下的竹子扛下山。 陈旭辉 段涵 摄
记者李扬和老人在山上就地烧饭。
浙江日报讯 (记者 廖小清 江晨 徐贤飞 李扬 黄莺 张晖 陈栋 金梁 陈宁 解亮)
别乡亲,断头路何日通
记者廖小清江晨
9月7日龙泉竹垟畲族乡安坑村
今天,我们照样鸡叫而起,不同的是,内心多了份不舍与沉重。今天,我们就要离开。
6点,早餐依旧那么准时,看着满桌的农家小炒,大家许久没有动筷子。
“米汤特好喝,我再喝一碗。”几天下来,我们不仅学会了吃饭时,喝碗米汤,而且习惯了青菜里也放点辣椒……
当我们出门时,已经照顾我们生活一周的廖盛元老人,硬是要将一大袋梨和两瓶蜂蜜塞给我们,“你们工作辛苦,泡杯开水补补身子……”
老人越是热情,我们越是伤感。因为这一周,老人把我们当成了他的孩子,我们也早已把老人当成亲人,但是,我们什么也帮不上他。
在步行去坐车的1公里的小路中,闻讯赶来的村民“抢走”了所有行李,让我们无助得落泪。
坐在拖拉机上,看着眼下凹凸不平的山路,我们的心情顿时沉重起来:这条断头路,什么时候能连通?
陪伴她,老人不再孤单
记者徐贤飞李扬
9月7日磐安安文镇东川村
一把铜锅+三根树枝+二十分钟=喷香的中饭。
中午,我们赖上了傅顺仙,跟她一起采香榧,连中饭也在山里就地解决。
在家家户户孩子都回来的日子里,老人的三个孩子都不在身边,两位老人更显冷清。
傅妈妈说,她的小儿子跟我们年龄相仿,在杭州工作,刚结婚。表情是幸福的,也有点寂寥。
我们的到来时间短暂,但想赖上老人,让他们今天不孤单。
拔花生,我们是村里人
记者黄莺张晖
9月7日云和崇头镇坑根村
一大早背着锄头,挎着篮子,戴着斗笠,化身村姑去收花生,村里人评价:“你穿运动鞋下地,我们都是解放鞋,除了这点都像村里人了。”
花生好吃,可是收花生不是件简单事。
抓着花生茎拔花生,先左摇摇再右摇摇,看着根部松动了然后用力,我们一时心急,猛然用力,结果摔个四脚朝天。
拔不易,摘花生也不易。花生牢牢地依附在花生的茎上,拔起来的时候不掉,剥离时也很费力,难怪村里人的指甲都是残缺的。
忙完今天,我们的体验生活就要结束了。这七天里,我们内心的体味无法用言语说尽。再见,乡村。再见,淳朴可爱的父老乡亲。
砍毛竹,比不过老大爷
记者陈栋金梁
9月7日衢江举村乡茶山村
今天一早,我们跟随47岁的茶山村农民张爱清去山上砍竹子。
在竹林里,我们发现竹子都被一一写上年份,用来区分每根竹子的年龄。
“至少要2岁以后才能砍下来,否则就会因为太嫩而没有使用价值。”
在张爱清的帮助下,我们找了一株标着2007年的竹子。竹子的年纪越大,就会变得越坚硬,张爱清交给我们一把锄头,还有砍竹子的要领。
我们朝着竹根挥舞起来,但进展非常慢,飞溅的竹屑溅得人不敢睁大眼睛。张爱清砍一株竹子只要5分钟,我们挥汗如雨砍了15分钟,竹子才勉强动摇。
好不容易砍下一株竹子,我们两人扛着竹子下山。正在陶醉,不想身边跑过一个身轻如燕的老大爷,肩上荷着5根竹子,至少100多斤重。
随口一问,老大爷已经75岁高龄了,我们的口张了老半天。
办饭馆,小村也有愿望
记者陈宁解亮
9月7日景宁大漈乡小佐村
在小佐村,有一个“小佐农家乐”,饭馆的经营者不是别人,是村两委班子。小佐村有秀美的梯田、保存完好的严家祠堂,发展农家乐的自然条件丰富。
今年“五一”,村两委将大会堂简单改造,带头办起了小饭馆。大漈乡的游客络绎不绝,顺路来小佐吃饭的人也多了起来。
晚上,饭馆的数字电视一打开,村民就聚过来,在一起看电视,原来冷清的村里又热闹起来了。
村支书说,年底饭馆的部分收益会用作村委会的资金,为村民办事,把日子过得更有意思。
我们希望,这个愿望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