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可威/绘
浙江在线09月15日讯
练古筝、跳舞、上补习班……压垮幼嫩的脊椎。与10年前相比,孩子脊椎求诊率同比上升两成,杭州日初脊椎正骨医院院长叶日初说,其实20年前,孩子的轻微脊椎病大多可以不治而愈。由此,脊椎专家们呼吁,请留些时间让孩子撒欢、爬山、发呆。
练了5年古筝,颈椎练出毛病
“颈四五椎曲线变直,椎体排列不稳,椎间盘突出大约2毫米,”排队3天,在浙医一院拍颈椎核磁共振片子,昨天上午又在灵隐白乐桥排队3个小时,中午11:30,小女孩文文的颈椎片子终于来到杭州日初脊椎正骨医院院长叶日初的手上。
叶日初轻轻蹙眉:“这是长期低头造成的,爸爸妈妈是不是给文文安排的学习太紧张了?”
文文是个漂亮的大眼睛女孩,今年10岁,5年前开始练习古筝,文文妈妈希望培养女儿的音乐修养和古典气质,每天坚持陪她练习1小时,双休日和寒暑假强度更大。
“一个琴曲练几百遍十分平常,文文哭着不肯练的时候,她妈妈就会对她很严厉,就这样咬着牙坚持下来,文文也考到了古筝八级,”文文爸爸说,“现在好了,妈妈害怕了,这下干脆完全放弃古筝了。她妈妈说,如果身体搞坏了,还要音乐特长干什么?”
扶正骨头,就像扳螺丝
叶日初摇摇头:“孩子们可真辛苦!”院长助手小李让文文坐上一张特制的木头凳子,双脚交叉固定好,叶日初就用拇指在文文的脊柱上按压“搜索”。
“这里痛,对不对?”叶日初问。文文点点头。
“第四节颈椎右侧有硬硬的突起,椎体错位导致血管受压,血流受阻,出现淤塞,”叶日初微笑着告诉文文,“别怕,我帮你扶正这两节骨头,椎体关节对位,血管畅通就好啦!”
叶日初站在文文身后,用左手大拇指顶住突出的颈椎,右手从文文身体前方绕过去,抱住文文的左肩,让文文向前弯腰、放松,然后把文文的整个上身向左侧和右侧各旋转了一个90°。
文文听到左右各“卡卡”两声,这从骨头里面出来的声音,让她吓出了一身冷汗。
“好了。先纠正一点点,去热敷个草药包,下周再来。”叶日初说。
文文左右动动脑袋,高兴地站起来:“爸爸,我的脖子好像松了很多!我感觉叶医生治疗我,倒很像扳螺丝啊!3秒钟搞定。”
文文为了治疗颈椎,已经跑了数家医院,带过颈箍、打过针、吃过药,还有医生建议去上海手术治疗。动作这样迅速的“扳螺丝”医生,她还真没见过。
20年前,这种病可不治而愈
“像文文这样脊椎病变的小孩子,这几年越来越多了,希望家长能给孩子多些玩耍、运动的时间。”
叶日初发现,几乎所有脊椎病变的孩子都是每天时间表排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孩子,脊椎也会受到细微伤害,但是孩子的脊椎修复功能本来就强,一般一段时间后,不需治疗都可以自动康复。但是你看现在孩子的脊椎,有休息的时间吗?”
比如打球导致脊椎受伤的初一学生王星,每天伏案上课、作业的时间达10小时以上,现在右手不能举高到头顶;因为落枕而颈椎受伤的11岁小男孩嘉叶是钢琴琴童,以前脊椎根本没时间休息,如今为了治疗休学在家,只好彻底休息;7岁小女孩欢蕾坚持每天跳芭蕾1小时,扭伤的第一、二节环枢椎没有得到应有的修复时间,而这个位置却是脊椎中最凶险的……
根据北京、杭州、桐庐等几家专门治疗脊椎的医院初步估计,与10年前相比,孩子脊椎求诊率同比上升20%左右。
记者同时咨询了儿童医院及几家大医院骨科。骨科医生们说,儿童脊椎求诊率略有上升,而最明显的人数上升还是二三十岁的青年:“20年前我读医学院时,教科书上都说,颈椎病是中年以后发病,如今显然已时过境迁。”医生说,比如20多岁的人得颈椎病,就是日积月累而成,好比儿童和少年时期的“欠账”多了,长大后利滚利,再也还不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