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9月14日讯 浙江日报9日刊登的《艾勇明:我要读书》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萧山区教育部门、学校和热心人士都在为艾勇明想办法。
萧山区教育局长蔡仁林召集相关人员对此事情做专题研究。“不能让孩子失学,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让孩子读书。”蔡局长说。为了方便孩子读书,决定破例安排离小勇明家最近的萧山区所前镇一小读书。
13日早上5点半,艾勇明就起床了,拿出刚买的书包翻了又翻,书包里有他珍藏了两年的一本笔记本和一支圆珠笔。他还特意挑了一套最新的衣服穿上,坐在棚户门口等着来接他的老师。
当天上午8时,所前镇中心辅导学校主任胡琛、副主任夏兰娟和所前一小校长金利明来到了小勇明的家,小勇明高兴地跳了起来,“呜呜呜”不停地叫着,妈妈解释说,孩子意思说“看,老师来了”。
在一个多小时的家访中,老师对小勇明进行了测试,发现孩子虽然很聪明,但是听力很差,属于中度以上耳聋;在语言表达方面,除了能写和说出简单的“爸爸、妈妈”等字外,基本无法表达。根据小勇明目前所掌握的知识只有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水平。
“即使戴上助听器,小勇明课程肯定跟不上,时间长了肯定会挫伤孩子自信心,在普通学校对孩子成长不利。”胡琛主任建议说,“小勇明还是到聋哑学校比较合适。”
老师无奈地走了,眼泪在小勇明眼里打转。
“我想读书”小勇明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下了这四个字。
今天,佳友民情工作站记者致电杭州聋人学校蒋春英校长。蒋校长说,按照规定,学校开课后就不接收学生了,但她表示可以给孩子“开绿灯”。但是必须按照《杭州市萧山区义务教育阶段来萧务工人员子女在萧就学管理暂行办法》,小勇明父母要出具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交纳社会保险的凭证、流出地学校出具的转学证明等“七证”,才能有资格入校。
小勇明妈妈何木荣听了后,一脸为难。她说:“我们一个种菜的,没有办法出具劳动合同;缴纳一年的社会保险,对我们流动性很强的人来说‘不合算’,因为到年底,菜地的租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