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苍林每天都会去查看杨桐苗的长势。刘伟摄
浙江在线09月23日讯
“出门啦,下地干活咯……”早晨6点多,永嘉县岩坦镇石阵村的潘苍林便招呼三五个村民来到田间地头,拔草、施肥、除虫、拉网,将一株株杨桐幼苗打理得井井有条。而此时,他的爱人王福英也已爬上海拔六七百米的杨桐培育基地,将绿油油的杨桐幼苗移栽到事先挖好的洞穴中。
夫妻俩之所以这样卖力地干活,是因为两年前村里向他们集资,建起了2000亩的杨桐培育基地,全村213户人家中有178户入股,待两年后基地有了经济效益,作为股东的他们自然是最大的受益者。
“别看这杨桐叶不起眼,在日本可是供神祭祖的圣物,枝叶都是宝,年需求量有几亿束,多数需要进口呢。”该村村委会主任潘岩东说。
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从2009年开始,石阵村村民在永嘉县林业部门的牵线搭桥下,在山上圈起了2000亩林地作为杨桐培育基地。“在我们林场里,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松树,树龄有30多年,树高10多米,在松树下套种杨桐,非常合适。”潘岩东说,前年春天,他就花钱买来一大批杨桐幼苗,请村民精心栽培,如今,杨桐长势喜人。
“别看这基地面积不大,管理成本还是挺高的。今年光是雇人除草,就花去了20万元。”潘岩东告诉记者,杨桐一般四至五年始产、十年盛产,由于基地建起来才两年时间,暂时没有效益产出。“不过等到杨桐枝条开剪以后,它就能成倍增加、快速生长,到时效益就体现出来了。”
在杨桐基地的起步时期,石阵村上上下下900多名村民倾注了不少心血。他们每天天还没亮就到基地干活,一直干到太阳下山,吃的是自带的午饭,累了就坐在石阶上歇一歇。
“以前我们夫妻俩在村里给人打散工,一年才1万元收入,现在在自己入股的基地干活,一天有180元工钱,等几年还能享受分红,再苦再累都值得!”潘苍林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基地还没有建起来的时候,村民们都是上山采摘野生的杨桐叶,卖到收购商那里赚钱。“这么多年过去了,山上的杨桐几乎都被采光了,植被也遭到了破坏,”潘岩东忧虑地说。据了解,杨桐成林后,不仅能提高山地植被覆盖率,还能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这两天我们正在加紧做林间便道、管理房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明年基地的二期工程也将上马,我们努力把杨桐种植业发展成村里的特色产业,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潘岩东信心满怀地说。
来源:温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