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第八届残运会的火炬在金华传递。本报记者 潘良干 摄
浙江在线09月24日讯
昨天上午,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在金华举行。上午8时17分,在来自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志愿者孙晓英的搀扶下,广州亚残运会盲人自行车运动员鲍利峰顺利地完成了首棒传递。“圣火火种象征着一种希望,传递活动,正是把这种希望手手相传,把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传递下去。”孙晓英说。
整个火炬传递从艾青文化公园出发,沿着艾青路、环城东路、光南路、施光南音乐广场,再到终点人行金华市中心支行门口。在2.7公里的路途上,共有47位火炬手参与传递活动,包括18名残疾人士。
今天,圣火将在衢州市进行传递。
第1棒火炬手鲍利峰
最喜欢,骑车时风一般的感觉
昨天的火炬传递仪式上,站在出发点的兰溪23岁小伙鲍利峰,不时地用手抚摸着火炬,显得有些紧张:“我是前天才知道成为首棒火炬手,有些意外,更多的是激动。”
15岁那年,有一天鲍利峰突然发现,自己的眼睛看不清楚了,于是他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学校。一扇门关上了,另一扇门便会开启。没有自暴自弃的鲍利峰此后学会了盲人按摩,并到省队参加运动训练。不过,鲍利峰起初是参加游泳集训的,可成绩提高并不快,后改成跑步,成绩还是不理想。考虑再三后,鲍利峰选择放弃,但对体育的热爱让他再次回到省队,选择了自行车项目。
“你知道吗,骑车时,那种风驰电掣的感觉真的很爽,就像风一样自由。”有了热爱,广州亚残运会的“一金一银一铜”的辉煌就显得顺理自然。对于今后的打算,鲍利峰说:“虽然参加伦敦残奥会的机会不大,但我希望还能参加下届全国残运会。至于退役后,我想开一家按摩店,自力更生地过日子。”
第35棒火炬手张根梅
最幸福,学生们来给我加油
昨天的传递现场,张根梅无疑是最幸福的火炬手之一——她的50多名聋哑学生一直挥舞着手中的旗帜,为自己的校长加油。
去年11月,从事教育工作20年的张根梅,主动请求从市青少年宫调至金华启圣中学(金华聋哑学校)。“我就是想为这些聋哑孩子们做点事情,”和大多数火炬手不同,张根梅选择将火炬放在学校:“今天,我们学校将举办一个仪式,让全校的每一名学生都当一次火炬手,围绕学校跑一圈,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到残运会火炬的意义。”
下个月,张根梅和她的学生们就将从汤溪一处部队的旧房中,搬到金华教育学院,这也是这所特殊教育学校近年来的第四次改址。“残疾孩子迫切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和普通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我也希望借这次残运会火炬的机会呼吁一下,让学校早日拥有自己的校舍。”
第47棒火炬手许仙琴
最满足,失聪孩子开口说话
许仙琴给人的第一印象,瘦。1.65米的身高,体重却只有46公斤。但就是这个瘦瘦的女人,不仅让先天失聪的独生子开口说“妈妈”,还让100多名生长在蔚蓝天空下的失聪孩子,听到了悦耳的鸟鸣,像正常的孩子一样背起书包走进学校。
四年时间,许仙琴为了让失聪的儿子学会说话,可以和其他正常的孩子一起上学了。每天只要孩子一睁开眼,她就开始和孩子说话,一个字几百遍上千遍地重复,就连他熟睡时,她也俯在他耳边悄悄地一遍又一遍地读同一个音。
从2002年开始,不断有人上门请许仙琴教自己的孩子说话。于是,许仙琴在两年后自费成立了义乌市残联聋儿语训工作室,现在有50个孩子在她这里。
“我是一个不幸的母亲,上天赐给我一个残疾的孩子;我也是一个幸运的母亲,因为我成为这么多失聪孩子共同的母亲。作为残疾人家属参加火炬传递,我希望能呼唤更多的人,来关心和爱护残疾人。”许仙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