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奶奶提问,小朋友举手回答。
浙江在线09月29日讯
现在的孩子放学早,一般三四点钟就放学了,可是家里大人都还没下班,谁来管他们呢?
这个让很多家长都头痛的难题,对九莲社区的居民来说,却不是个问题。每天下了课,社区的孩子们就在“校长”斯奶奶的带领下,向老年活动室走去。那里,有另一个学堂在等着他们——快乐四点半课堂。
去年年初,坐落在花园南村老年活动室三楼的四点半课堂开课了,常驻的孩子有15个,最多时有30多个孩子,从下午4点半到6点半,他们在这里写作业、玩耍,等待下班的爸爸妈妈来接他们回家。
“校长”斯老师就像孩子们的斯奶奶
快乐四点半课堂有三位老师。60多岁的退休教师斯老师,是“校长”,还有两位兼职的老师,沈老师和江老师,是浙江工商大学大四的学生。
昨天下午3点半,记者跟着斯老师去接孩子们,一路上她都在谈孩子们,那个口气,听上去不像是去接学生,倒像是奶奶去接自家的孙儿放学。
学校门口熙熙攘攘,挤满了家长。斯老师手上举着一块“快乐四点半课堂”的牌子,站在马路沿子上。才等了一会,就看见一个胖乎乎的小姑娘跑了过来,一头扑到斯老师怀里,开口就嚷:“热死了热死了!”话音还没落,就把外套给脱了,身上只剩下一件吊带衫。
“小心要感冒了!”斯老师重新把衣服给小姑娘披上,又有好几个小朋友跑过来。不一会,就聚集了10多个孩子。“小雨呢?她怎么还没出来?”斯老师拉高了嗓门问。“她今天值日!”好几个小朋友一起作答。
过了10多分钟,人终于到齐了,小朋友们熟门熟路地排成两队,往小区课堂走去。队伍看着挺整齐,但是一路叽叽喳喳的,作业多不多,有没有新玩具,都是他们讨论的话题。一个眼睛大大的小姑娘还特意扭过头来,对斯老师说:“斯奶奶,老师说我明天就能当小队长了!”,斯老师连连点头:“嗯嗯,你真棒!”
分班管理让小朋友互助学习
一走进课堂,小朋友们就自动分坐在三个教室里。斯老师告诉记者,三、四、五年级的学生们基本上能独立完成作业,所以分在一个教室;另外两个教室分坐二年级的小朋友们,便于互相帮忙背诵和学习。
“温暖、欢乐……”朗朗的读书声传来,这是二年级的高可欣,带领同班级的小朋友在读单词。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二(3)班的孙丝雨在背古诗。
小朋友们把家长联系单都放在桌子上,按照上面的“回家作业”,开始一条条照做,有不少是需要别人帮忙的,比如背古诗、口答题等等。两个小朋友一组,互帮互助,也挺开心。如果碰到有什么不会的,还可以问沈老师和江老师,一份作业写完了,两位老师还会帮忙检查一遍。
这个时候,斯老师也没闲着,她游走在三个教室间:一发现有小朋友写字姿势不对,就直接上前“扳”他的脑袋和脖子,把姿势矫正过来;手上还会拿块橡皮擦,看见哪个小朋友字写得不好,就上前去擦掉,重写。
记者发现,墙上还贴着班级公约:“懂得用嘴角微笑,学会用耳朵聆听,知道用小手帮忙,体会用心灵理解。”斯老师告诉记者,这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朋友们自己想出来的句子。“这里就是学校以外的另一个学堂,我们不能像爷爷奶奶那样,什么都依着他们。”
爷爷奶奶管不了,家长就认“四点半课堂”
听斯奶奶说,其实班上的孩子们,并不是家里没人接送,而是家长们觉得,把孩子送到这里更放心。
8岁小朋友鲁佳豪最近就闹了点小别扭,不想来。因为斯老师常给他布置额外的作业,而家里的奶奶就不会。“他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很晚才回家。家里就一个奶奶,不识字,”斯老师说,“小学生的作业其实不多的,如果好好利用4点半到6点半这段时间,能学不少东西呐!”
“我们家也有爷爷奶奶在管的。”傍晚6点左右,龚女士来接儿子回家,她说:“可是隔辈人特别宠孩子,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住他,作业都要拖到晚饭后再写,磨洋工一直要磨到八九点钟。”
欣欣妈妈也附和着:“我家没老人,回家又要烧饭又要督促孩子写作业,很累。还是这里氛围好,放了学,大家一起做作业。孩子回到家就能想玩就玩了,还能再培养他其他方面的兴趣。”
记者了解到,四点半课堂的场地是社区免费提供的。九莲社区相关负责人小丁说,“我们还想把课桌换得更好一些,再给教室做一做隔音效果,但都需要经费,以后慢慢改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