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29日讯
湖州德清蔡大姐说,她在收拾爷爷遗物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张1959年的存款单,上面竟然有10万块钱的存款。存单上的银行是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昨天,我们的帮忙记者找了钱币专家,专家说,说这存单的确是真的,但是存在几个很大的疑点。
收拾太爷爷的遗物,无意中发现一张1959年的存折,账面上有10万存款。而帮忙记者查阅德清县志发现,1957年,德清全县农村储蓄仅为11万元,1962年也只有29万元。而这张1959年的个人存单就达到10万元,的确有点不可思议。
蔡大姐:“我爸爸说以前我太爷爷他们是很有钱的。”
蔡大姐老公:“可以折算成多少钱?”
那么这张存单是否真的像蔡大姐他们认为的,可以兑换成一笔巨额现金呢?目前,正在接手此事的德清县人民银行表示,他们还需要做深入的调查,才能给出答复。与此同时,围绕这张存单的种种疑问,昨天记者还特地请教了省内著名的钱币专家。
杭州世界钱币博物馆馆长储建国:“这张不是1959年的。”
钱币专家储建国表示,这张存单的确是真的,但是存在着几个很大的疑点。第一: 1958年,德清、武康两县合并为德清县,怎么会在1959年的存单上,出现中国人民银行武康支行的名称呢?第二: 1955年中国进行了币制改革,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面额都很小,当年德清全县发出去的新币也就191万元,个人存款有10万元那是个很大的数字。而除此之外,专家有发现了存单上的第三个疑点。
杭州世界钱币博物馆馆长储建国:“当时国家开始用简体字了……”
如果专家的判断都是真的,那么这张存单上的年份1959年就存在着问题?难道是有人进行了更改?这个人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亦或是专家的判断也出现了问题?事情调查到这里,疑问越来越多。今天帮忙记者再次赶赴德清,寻访蔡大姐祖辈的往事,试图通过更多的线索来查证这张存单。
湖州德清乾元镇幸福村91岁村民:“那时候的10万不得了啊。”
在蔡大姐的老家,德清县乾元镇幸福村,帮忙记者找到了据说是村里最年长的这位老人,今年91岁。老人说,他在这个村子里生活了一辈子,这里三四十户人家都姓蔡,小时候他就听说,蔡氏家族早在明清时期确实是大户人家,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在他的记忆中,蔡大姐的太爷爷,一直都是一名普通的农民。
湖州德清乾元镇幸福村91岁村民:“他们家以前是中农,我们是贫农。”
老人的说法,也得到了今年83岁的蔡大姐叔婆的证实。
蔡大姐爷爷的弟媳(今年83岁):“那时候都很苦的。我们家很苦的。”
帮忙记者在村里寻访了多位老人,他们在看了这张存单后都说,1959年能拿出10万块钱,这在当时是不敢想象的一件事。
湖州德清乾元镇原幸福村村民吴师傅:“过去很有钱,会留银元,藏到地下。当时有10万块钱就是10万银元。10万银元什么概念,是一车的银元。他不可能拿10万块银元去兑换这张纸。”
村民吴大伯今年72岁,之前在幸福村当过几十年的会计,看到这张存单,他的第一反应是,13岁那年见过这样的存单。“这个东西不是10万,而是现在面额的10块钱。这个版本是53年的版本,53年当时流通的货币很少,农村里你卖了东西,拿不出现钱,给你用这个定额存单给你。”
吴大伯说,那个年代,种桑、养蚕是幸福村大多数农民的生活方式。每年蚕茧成熟的时候,政府就会上门来收购。而农民多,资金少,当时就有蚕茧公司,以发放这样的定额存单来当收购款。但是,那时候的1万元只值现在的一块钱。而到了1955年,第二套人民币发行,吴大伯说,定额存单的样式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他怀疑:“这个有可能是家里有这么一张纸自己填上去的。”
钱币专家的怀疑,以及德清当地村民言之凿凿的说法,面对这些,当初找到我们的蔡大姐又会给出什么说呢?另外,今天我们还接到正在接受调查这个事情的德清县人民银行的电话,说是他们的调查有了重大的进展,而且还牵扯出了当年银行业的一桩往事。我们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