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舟山9月29日电 (通讯员 翁盈昌 记者 谢国平) 清晨,我来到鲁家峙岛网场,谢惠琴和姐妹们已在网堆里飞梭走线。
谢惠琴今年59岁了,“9岁会织网,12岁开始补网。家里姐妹6个,个个在补网”,来自“织女世家”。“那时渔村妇女哪个不会织网补网?不过,现在大多由机器织网,补网倒一定得用人工。”谢婶介绍说。
捕捞作业时渔网难免破损,船上的渔民只能粗略地修补使用,上岸后再交给专业补网工。而岸上的补网,不仅讲究速度,更要讲质量了——渔网补得要牢靠。补渔网,就是渔村女人最重要的活计。
渔姑渔嫂们把渔网拉直摊开,或坐或站,一会儿用网刀劈开破损的网眼,一会儿飞针走线将渔网修补严实。补好后将网折叠整齐,等船主来收取。“有时候船只赶着出海,我们就把网送到船上。一张网有几百米长、300斤重,需要4个人才抬得动”。
见织女们拿着梭上下飞舞,我们忍不住跃跃欲试。
谢婶递过来一把梭子,照着她的手势,我们依样画葫芦,却不是织反了就是上下连不到一起。谢婶哈哈一笑:“补网也有技巧,熟能生巧。”说完,边示范边介绍修补方法,“对拖网的网眼比较大,有七八米长,需要三四个人站着一起补;帆张网的网眼小的只有两三厘米,一个人坐着就好补。就像裁缝一样,对、拼、接要做得天衣无缝。这也是一样艺术活哩。”
“其实,织女是很苦的,你看看我们的手。”谢婶伸出一双粗糙且长满老茧的手说,“长期接触咸湿的渔网,我们的手都患了严重的风湿和关节炎。”
谢婶她们每天起早贪黑,早上5点多就要去场地上补网,到8点多回家随便吃点东西,然后接着干活,工作时间并不固定,经常为赶补网饿肚子。补网需要宽大的场所,需在露天干活,经常风吹日晒。有一次下雨,由于地势低洼,雨水漫上脚脖子了,她们还得泡在水里找破洞。一名补网女工说:“现在渔船马力大,渔网也大,一张网起码要3个人合力修补,很费工。”
一个上午,我们帮织女们递线拉网,脸和手臂晒得通红,火灼一般,汗水不停地下淌。
谢婶说,补网是个急活。前几天,一个渔老大下午5时打电话来,请她们连夜补网。渔网晚上7时才运来,她们直到第二天凌晨5时才补好,20来个姐妹一夜没合眼。“还有更急的呢。”一位叫张瑞娣的织女说,有的老大怕耽搁时间,叫她们上船修补,“夜里从这船跳到那船,危险着哩”。
虽然艰苦,但织女们个个达观,不时哼几句歌曲。
鲁家峙社区主任方雪君说,从上世纪70年代初,妇女们就成立了补网小组。这几年,社区组织闲散妇女和家庭困难妇女参加织网队伍,年收入2万元。“织网补网工钱从每天一元二角,增加到现在的平均100元出头。”谢婶说,自己家就靠织网建起了楼房。
今天,她们这支40来人的队伍分成三批,分赴三个地方补网,“我们成了香饽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