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宁波9月30日电 下午3时45分是放学时间,小雨淅沥,宁波江东区仇毕小学校门口,没有出现车流如织的景象。这是一所位于城郊结合部的民工子弟学校,如果不熟悉路,很难在一排排建材店的间隙中,找到这所和一家印刷厂同处一个大院的学校。
“只有两名同学放学有家长来接,我自己走路回家。”五(1)班的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我住在仇毕村,放学到家,爸妈还没下班呢。”“我喜欢四点钟学校,可以学各种本领,象棋、画画、吹葫芦丝……”
为不让孩子们放学后失管,也让家长安心下班,仇毕小学从2007年开始推出“四点钟学校”,在15:55至16:35一节课的时间里,老师们轮流给各班开展兴趣活动或课程辅导。这会儿,我们要给孩子们上课了,讲课内容是“一张报纸是怎样做出来的”。
孩子们怎么看这个问题?“先搜集一些问题,然后找到答案,写成作文放到报纸上。”坐在第一排的男孩邓俊颜把手举得高高的,回答也很有创意。“不对吧?得由印刷厂印出来啊。”后排有同学反驳他。
要用孩子能接受的语言讲述报纸制作过程,也不是那么容易呢。采、写、编的业务流程还没介绍完,就有学生举手发问了:“老师,你们的编辑是谁?”“编辑要做什么?”我们只得停下来解答:“编辑就像老师给你们改作文,要把文章的逻辑理清楚,还要把错别字和病句改出来。”为了解释“逻辑”的意思,又花了5分钟。
“读者”、“选题”、“信息”……很快,黑板上写满了板书。为了启发大家,我们还写了几个简单的英文单词。在小班化教学流行的今天,56个人的五(1)班显得有点挤,教室里没有扩音设备,只能扯着嗓子说话,还经常走到教室中间说话。让人感到温馨的是,我们的教材——一份《浙江日报》被风吹起时,第一排的4个男生争着用一块小木条压住它。
40分钟多么短暂。才刚讲到版面内容通过电脑送到印刷厂,校长就来提醒我:快下课了,得尽快讲完。我只能用几句话草草解释报纸的发行。
课后想留几位学生做互动交流,班上一大半小手举得高高的。问他们经常看报吗,有一半小朋友举了手,可除了学校订阅、由班长保管的《中国少年报》,大部分孩子没有少儿报刊阅读。有10个小朋友觉得当记者是件“好玩的事”,“可以到很多地方,还能练好字。”安徽女孩黄冉萍看着我们的采访本认真地说。
老家在安徽的杨梦梦说:“我想学唱歌,长大了当歌星。”这个大眼睛的女孩,不知道可以去少年宫学声乐。来自辽宁的刘梦楠想学象棋,“可惜老师每周才教一次,不过瘾”。喜爱阅读的湖北女孩陈唐艺娟,想学历史知识,因为“历史说的是过去的生活,能让人变聪明”。
这时,在孩子们手中传阅了一圈的《浙江日报》,回到了我们的手上。“下次老师给你们带点报纸、杂志、故事书来,好不好?”一张张透着欣喜的小脸,在拥挤的教室里使劲点头,让人不舍得说再见。